山东省泰安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摸底考试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已知数列1,,,,3,…,按此规律,是该数列的()
A.第11项 B.第12项 C.第13项 D.第14项
【答案】D
【解析】
【分析】将,变形为,根据数列,可知是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根据数列1,,,,3,…,
,
又,
,解得,
故选:D.
2.已知全集,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A.2 B.4 C.8 D.16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求出集合,再求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最后利用集合的子集个数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因为集合,
所以,
则,
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故选:B.
3.在研究变量与之间的相关关系时,进行实验后得到了一组样本数据,,…,,,利用此样本数据求得的经验回归方程为,现发现数据误差较大,剔除这对数据后,求得的经验回归方程为,且,则()
A.13.5 B.14 C.14.5 D.15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题意,求出剔除异常数据后的平均数,进而求出剔除异常数据前的平均数,根据回归直线必过样本中心点得到.
【详解】因为,剔除异常数据数据后,,
因为点在直线上,所以,解得,
设利用原始数据求得的经验回归直线过点,
则,
因为,所以.
故选:A.
4.设,定义运算“△”和“▽”如下:若正数、、、满足,,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运算“Δ”和“”定义,举例可判断选项A、B、C错误;由不等式的性质可证明选项D正确.
【详解】由运算“△”和“▽”知,表示数、比较小的数,
表示数、比较大的数.
当,时,,故选项A、C错误;
当时,,故选项B错误.
∵,且,∴,
∵,,∴,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5.已知圆,直线与圆交于,两点.若为直角三角形,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直线与圆相交的弦长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圆,圆心为,半径为,即
因为为直角三角形,所以,
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由弦长公式得,所以,化简得.
故选:A.
6.已知函数为奇函数,其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记的导函数为,则()
A.2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再结合奇函数的性质得到,得到结果即可.
【详解】易得的斜率为,由切线斜率的几何意义得,
且已知函数为奇函数,可得,两侧同时求导得,
故,故A正确.
故选:A
7.在中,若,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作出图示如下图所示,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关系.
【详解】如图,
作,,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设的边上的高为,的边上的高为,
则,∴,即,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线性关系,关键在于由向量的线性关系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属于中档题.
8.圆O的半径为1,P为圆周上一点,现将如图所示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顶点A和点P重合)沿着圆周逆时针滚动.经过若干次滚动,点A第一次回到点P的位置,则点A走过的路程为()
A2π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设第i()次滚动后A点位置为,结合图形,可知11次或12次滚动后A回到点P的位置,后结合题目数据可得答案.
【详解】设第i()次滚动后A点位置为,结合图形,可知3次或4次滚动后,A点再次达到圆周处,
则第7次或第8次滚动后,A点达到圆周,第11次或第12次滚动后A第一次回到点P的位置,相当于正方形在圆内滚动了三圈.
因为圆O的半径r=1,正方形的边长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