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文件大小:1.35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5.12千字
文档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峻的影响。这件事说明白区域的进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把握洪水灾难,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B.爱护环境,进展旅游业

C.进展林业,改善气候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消灭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潮湿的岩溶地区,土壤患病严峻侵蚀,基岩暴露,地表消灭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3~5题。

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缘由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缘由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5.依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掩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进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读下表完成6—7题:

6、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7、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进展,增加农夫收入,必需: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C进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进展乡镇企业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进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冲突格外尖锐。据此回答8~9题。

8.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气候变暖

9.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缘由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干旱和大风现象

10、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消灭的问题有

A.劳动力廉价B.水土流失C.粮食短缺D.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11、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进展差异的缘由是:()

①自然缘由②社会缘由③经济缘由④技术缘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13题。

12、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缘由:()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峻

C气候发生特别,消灭水旱灾难D人口增长过快

13、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峻B水土流失加剧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

14、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坎坷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暖和潮湿

15、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有效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修水库D植树造林

材料:所谓泛珠三角,就是指粤、闽、赣、桂、琼、湘、川、贵、滇等省区和港澳地区,简称“9+2”。本着“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进展”的精神,将成为中国增长最快、最具进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16—18题

16、促进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

A交通状况的改善B自然资源的开发C人口的流淌D西电东送

17、关于部分省区区位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广西水能、铝土矿丰富B广东资金、技术力气雄厚

C湖南煤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D四川水能、自然?气资源丰富

18、依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该区域对一些高耗能产业进行差别电价,下列产业在此行列的是:()

A纺织B电子C食品D电解铝

19、读下面广东某地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产业结构变化对“泛珠三角”区域进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服装、纺织、

计算机、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服装、纺织、

电解铝、塑料制品

制糖业

罐头食品业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