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班级
地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②④③
②
④
③
①
等高线
河流
居民点
图例
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
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
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
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
2.有关图示区域内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河流落差最大
B.②河流流域面积最大
C.③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
D.④河流冰期最长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3~4题。
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热量C.海拔 D.坡向
读沙尘暴分布(部分)示意图,回答5~6题。
0°90
0°
90°
66.5°
23.5°
0°
极度干旱
干旱
半干旱
主要沙尘线路
乙
甲
A.源地甲形成主要是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B.源于甲地的沙尘多发生于春季
C.源于乙地的沙尘暴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D.源地乙的干旱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把握
6.由该图可以推想的结论是
A.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于其西北方向的荒漠区
B.受乙地沙尘暴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
C.甲地地势将不断下降而形成盆地
D.甲所在大洲的荒漠化主要是向西扩展
项目
气候区
年平均
1月平均
7月平均
平均热岛效应
亚热带
0.24
0.14
0.39
温带
0.54
0.80
0.25
高原区
1.03
1.70
0.45
热岛效应≥1.0℃城市比例
亚热带
15.38%
15.38%
23.08%
温带
25%
33.33%
0.0%
高原区
50%
75%
50%
读下表,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回答7~8题。
7.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缘由,组合正确的是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水平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转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缘由
C.发生热岛效应城市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大与生活采暖有关
下图是两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
100
10
0
0°
30°N
①
30°N
23.5°N
120°E
0
②
10
10
1月等温线(℃)
图例
110°E
甲
20°E
乙
城市
40°N
图例
9.关于甲、乙两地的方位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D.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1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全年可利用太阳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较丰富,主要是甲地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甲地较贫乏,主要是甲地阴雨天气多,大气减弱作用强
C.乙地较丰富,主要是乙地冬季降水少,大气减弱作用弱
D.乙地较贫乏,主要是乙地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11.图中①地纬度比②地高10多度而气温相当,其主要缘由是
A.①地位于海洋、又受西风影响,②地位于大陆且受冬季风影响
B.①地于海洋、又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②地位于大陆且受冬季风影响
C.①地位于海洋、又受西风影响,②地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大
D.①地白昼时间短、太阳高度小,②地位于大陆且受冬季风影响
下图是“某季节平均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2~14题。
12.该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3.该季节,①、②两地的风力、风向说法
正确的是
A.①地为西南风、风力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