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学习目标;题解;;;诗文品读;诗词译文;问题探讨;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①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用典、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手法),
②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景物(意象)的描绘,
③描绘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景象),
④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为下片抒情做了铺垫。
;问题探讨;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叹;这首词的下阕怀古抒情,运用典故(化用历史故事、化用诗句)的手法,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借古讽今。
词人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深刻的了解,对北宋王朝的前途更是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思考:下片抒发的这种悲愤的情感与上片的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合作探究;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
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
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了解“咏史怀古诗”
①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②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③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咏史怀古诗词
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
《咏怀古迹》
《金陵怀古》《赤壁怀古》;2.常见意象;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①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②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③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
④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⑤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