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探寻背景;;;序:一种文体,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多是说明写作内容、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他序”,多是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另有“赠序”,它具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意。
《史记》首创论赞体例,即在许多篇章正文前后以“太史公曰”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抒情性文字,唐刘知几早《史通》中将篇前文字称为“序”,篇后文字称为“赞”。欧阳修《新五代史》,沿用此体,在一些纪传前后撰写序论,阐发自己对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问题的看法,以总结经验,引为借鉴。
;;;①文章以“呜呼”的感叹,引发出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岂非人事哉!”一叹一问,奠定了全文叹惋的感情基调。
②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式点出拿庄宗兴亡的历史进行说理,引出下文,为下文的叙事说理做铺垫。;;;;梳理文意·第三段;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2.庄宗对父亲遗命的态度是怎样的?文中是如何表现的?;3.思考:后唐庄宗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建立后唐?;文本分析;分析庄宗是如何“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并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一份后唐庄宗的“大事年表”。;;内容思维导图;;从历史兴亡中窥见自己;课堂总结;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文笔酣畅,波澜起伏。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的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
;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从历史兴亡中窥见自己;拓展延伸;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D.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答案】B
【详解】B项,“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意思是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其中“原”,作词,译为“推其根本,追究”。故选B。;3.下列属于作者认为庄宗的“盛”“衰”原因的一句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答案】D
【详解】庄宗“兴国”是“忧劳”所致,庄宗“亡身”是“逸豫”所致。A项说的是庄宗之父,排除A项。BC两项是作者的推测,排除BC两项。故选D。;4.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此三者,吾遗恨也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答案】A
【详解】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是被动句,“于”表被动,意思是“被”;A项,“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也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意思是“被”;B项,“此三者,吾遗恨也”是判断句,“者,……也”是标志;C项,“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是省略句,“告”后省略介词“于”;D项,“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是状语后置句,“以组”是后置状语。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