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壹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文中关键概念的内涵。
贰梳理作品的论证思路,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叁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通过划分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并学会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通过品读鉴赏,深入领会文章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2课时
诚,不仅是立人之本,立国之本,更是古往今来立文之本。现在很多人
写出的文章总感觉不能打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情实感。写文
章时常常东拼西凑,生编硬造,千篇一律,给人似曾相识之感。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修辞立其诚》
再一次探讨这个话题。
学习活动一:晓作者,识背景,解题目
1.了解作者
(1909-2004),字季同,河北献县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
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职。
张岱年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
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他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思想,阐发了中国的辩证法思想,彰显和发扬
了中国人本思想,首创性地做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解释社会人生的尝试,极大地推动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
初步研究》《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求真集》《文化与哲学》等,有《张
岱年全集》(八卷本)行世。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4月,本文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当时,中国市场
经济虽蓬勃发展,但人心浮躁,甚至一些文人学者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
辞浮夸。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作本文,呼吁作文、为人都要“立其诚”。张
岱年治学也贯彻一个“诚”字。
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
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
为一生立身之则。
3.题目解说
“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
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思是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
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
“修辞”本指注重文化修养,后指修饰词句。“修辞立其诚”指文章修辞要
服从于内容的真实。
4.文体知识
学术论文
概念: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
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理论性;④创造性。
分类:①按研究的学科,可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
②按研究的内容,可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
③按写作的目的,可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学习活动二:细读文本,梳理论述思路
1.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论题的?
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
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谓之为
“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至此,本文的中心议题“立其诚”就呈现在读者
面前了。
学习活动二:细读文本,梳理论述思路
2.文章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思考和论述的,请简要阐述。
第一部分(第1-5段):首先根据《易传》原文来确定孔子“修辞立其诚”的原意,即发言著论写
文章,要“坚持真实性”原则。然后,作者对“修辞立其诚”的含义作出阐释:“立其诚’可以说
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第二部分(第6-10段):辨析追求真理时如何处理客观性与主体性,提出“修辞立其诚”在今天社
会主义的学术语境下,应该是端正学风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要以唯物主义的方法追寻真理。
第三部分(第11段):总结并再次肯定“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而唯物主义是
科学研究的基础。
文章基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具体表现为“提出观点——阐释内涵(哲学
角度)——分析原因(哲学角度)——指明方法——总结全文(哲学角度)的过程进行论述。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并阐释中心论点是: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