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查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满分:100时长:60分钟
第I卷(共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类最初的文明产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兴起的共同条件是()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B.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C.城市和国家的出现D.文字和宗教的形成
2.1962年在希腊北部出土了公元前340年的莎草纸文献,成为欧洲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莎草纸手稿。这份文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2015年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可以用来说明()
A.古希腊造纸工艺源远流长B.亚历山大东征促进文化发展
C.文明交流促进了文化传承D.中国的造纸术传播到了欧洲
3.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元首掌握国家权力,多采用“养子继承制”选拔继任者,养子多从掌握实权的优秀将领中选拔;并遵循传统,元首形式上仍由元老院选举产生。军队听命于元首,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帝国实行该继承制()
A.说明古罗马人血缘与家庭观念淡漠B.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C.反映共和传统下缺乏明确继承制度D.旨在选拔优秀的继承人
4.在西欧庄园内,为领主提供劳役是农民的基本义务。劳役量的多少主要依据农民份地的大小来确定,而且是按照惯例相对固定的,领主不能随意增加。这说明()
A.农民忍受领主的沉重剥削B.领主与农民存在契约关系
C.领主的土地经营方式多样D.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较小
5.1086年,由国王指定的教俗封建主在英国全境进行广泛的土地调查。内容包括地产归属、庄园的面积、工具和牲畜数量、农民人数等。调查结果汇总整理,编定成册,称《末日审判书》,作为征税的依据。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英国()
A.国民宗教信仰虔诚B.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C.王权统治趋势加强D.外来征服者的暴力掠夺
6.12世纪英国亨利二世授予沃灵福德的特许状中提到“他们(市民)将自由地成立自己的商业行会组织,并享有先前所有的习俗和法律,我的执行官和我的其他任何治安官都不得干涉商人行会,只能由他们自己的市政官和行政官来管理他们的行会。”这表明()
A.国王权力受到法律约束B.资本主义发展得到保障
C.法律认可城市自治权力D.庄园农奴制经济的瓦解
7.“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这一帝国和宗教是()
A.罗马帝国基督教B.拜占庭帝国东正教
C.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D.基辅罗斯帝国东正教
8.古代美洲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建造祭祀的金字塔庙宇,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的是
A.印加人B.雅典人C.阿兹特克人D.玛雅人
9.15-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以下各组词语中符合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寻金热”-地理大发现
B.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C.黄金-宗教改革-理性主义
D.商业革命-新航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0.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因争夺殖民地,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1493年划定一条从北极到南极的分界线(教皇子午线)。但葡萄牙对此不满,1494年两国外交代表经过一年多平等协商与谈判,签署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并由教皇批准,将分界线向西移动270里格,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全球土地进行划界和安排的尝试。这一过程()
A.表明教皇的权威下降B.两国完成对世界的瓜分
C.体现了国际法的萌发D.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11.16世纪西班牙入侵美洲之后,不断开采美洲白银,并将其运送到本国和其他殖民地。运送到本国的白银通过外债和贸易流通到西欧各国,然后西欧各国再用白银购买东亚的丝绸、瓷器、香料等,卖给拉美的矿主和城市居民。由此可见,美洲白银的流通()
A.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B.加速了全球贸易联系的发展
C.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发展D.推动了西班牙资本原始积累
12.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萨卢塔蒂认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祖国和朋友,人应该关心、爱护你的家庭、孩子、亲戚、朋友,以及包容一切的祖国,并为他们效劳。这一观点()
A.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B.蕴含着世俗观念和国家认同
C.导致了新的经济形态迅速发展D.推动了封建等级观念的瓦解
13.1517年,马丁·路德将反对教会的论文钉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论文被用德文印刷并在“15天内传遍全国”。从1520年至1540年,德文书出版的数量是这之前20年出版的3倍之多。这表明印刷术的发展()
A.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B.改变了人们的宗教意识
C.助推了民族意识的发展D.削弱了教会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