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天津市外大附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学科阶段性检测卷(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30.69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7.46千字
文档摘要

天津外大附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阶段性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楷(kǎi)气魄(pò)仰之弥高(mí)

B.选聘(pìng)?滞留(zhì)苛捐杂税(juān)

C.山涧(jiàn)?谰语(lán)慷慨淋漓(gài)

D.疮疤(chuāng)袄襟(jìn)?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惶恐肿胀默许慰籍

B.塌败胯骨糊涂霹雳

C.荒僻疮疤取谛闲聊

D.滞笨尴尬凑合愧作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的精彩与黯淡,教会你______面对平凡的自己;旅途中的温暖与寒凉让你学会了______,懂得了感恩。于是,无论在怎样的______里,你都能放平心态,幸福生活。这时,你就获得了成长。成长就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

A.坦然爱惜遭遇

B.坦然珍惜境遇

C.坦白珍惜遭遇

D.坦白爱惜境遇

4.下面语段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王老师的备课本上是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一般。他的课上得很精彩,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虽然也会有个别同学上课心不在焉,错过一些精彩瞬间,但他们仍然喜欢王老师。期末,王老师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年度“最受同学喜欢的老师”。同学们都希望王老师在课堂上能够锲而不舍地保持这种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

A.群蚁排衙?B.心不在焉?C.当之无愧?D.锲而不舍

5.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津味小说是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市井民俗小说。②它以天津一方热土的丰厚文化底蕴为基础,笔触流畅且充满津味。③由于津味小说对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刻画,使不同时代天津人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展现。④其中冯骥才、林希等人以非凡的文学造诣,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6.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C.《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著有《阿Q正传》,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歌颂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7.下列对《木兰诗》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C.“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几句运用互文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家中因木兰回乡而出现的欢乐场面。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通过写战场上的号角声与战士们身上铠甲的寒光,描写出战斗生活的激烈与艰苦。

阅读《卖油翁》一文,回答8-10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善射?射:射箭

B.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看

C.尔安敢轻吾射轻:轻松地

D.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

9.下列加粗词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D.双兔傍地走

10.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句话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的个性。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两句责问显然与卖油翁的态度有关,是卖油翁的态度激怒了陈尧咨。

C.文本详写陈尧咨射箭,然后由此引出射箭和酌油都是凭手熟而达到的高超技艺,详略得当,突出文章的重点。

D.卖油翁不仅练就一手倒油的好功夫,还会讲道理,他用一个小绝活“酌油之技”作为例子,进行巧妙类比,让心高气傲的陈尧咨怒气顿消,心悦诚服。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节选部分,完成11-12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吧,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