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含解析).pdf
文件大小:471.72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6万字
文档摘要

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

易混易错梳理

一、渗透现象

1.渗透现象的分析

(1)图示

(2)原理分析

(3)分析上图②可知:Δh产生的压强与水和蔗糖溶液产生的渗透压差达到平衡,使半透膜

两侧水分子的交换速率相等时,液面不再升高。

2.有关渗透现象的两点提醒

1

()两溶液间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实际观察到的只是水分子双向运动差异所导致的液面

变化。

2

()当液面高度不再变化时,水分子仍进出半透膜,但进出达到平衡。

二、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1.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实验材料的选择。要选取成熟的、活的且液泡带有一定颜色的植

物组织进行实验,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

()滴加蔗糖溶液或清水时,应在载物台上操作。

1

(3)选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要适宜。过低,不足以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过长;过

高,可能造成植物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

(4)当以细胞可吸收的物质作溶质时(如甘油、尿素、KNO、乙二醇等),可出现质壁分

3

离及自动复原现象。

2.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

1

()判断细胞的生活情况:只有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2)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

3

()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3.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及生物膜比较

概念范畴特点

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只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

半透膜物理学上的概念

大小

具有生物活性,即使是小分子,只要不是细胞选

选择透过

生理学上的概念择吸收的,也不能通过。选择透过性膜可以看成

性膜

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

活的生物膜属于选择透过性膜。当细胞死亡时,细胞膜等生物膜的选择透过

生物膜

性就变为全透性

三、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分析

1

()结构:由磷酸、甘油和脂肪酸构成,其中磷酸作为亲水性的“头部”、脂肪酸作为疏水

性的“尾部”。

2

()排列方式:“尾部”相对、“头部”朝外构成磷脂双分子层(如图),作为生物膜的支

架。磷脂分子的这种排列方式符合生物膜两侧均为水环境的事实。

2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细胞膜中的脂质除磷脂外,还有一些糖脂和胆固醇。

2

()糖脂和糖蛋白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3)脂质和蛋白质分子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不对称性分布。

3.生物膜两大特点的比较

(1)区别

项目结构特点——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基础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膜上具有载体蛋白

保证细胞的物质需要、信息交流、分裂和

意义控制物质进出

融合等生命活动的进行

分泌蛋白的分泌、变形虫的变形、吞噬细有些物质可进入细胞,有些物质不

表现

胞的吞噬能进入

2

()联系

①图示:

②分析: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其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