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教体系统“本籍人员回引计划”实施(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关于公文报告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报告一般需要上级答复
B.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C.报告有时可有多个主送机关
D.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
【答案】:A
【解析】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报告通常不需要上级答复,它重在汇报情况,让上级了解工作进展、问题等信息,这与需要上级给予明确答复的请示不同,所以“报告一般需要上级答复”的说法错误。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这是公文处理的规范要求,若夹带请示事项会使公文性质不明确,不利于公文的处理。报告有时可有多个主送机关,当需要向多个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就可以有多个主送机关。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事后报告用于汇报已经完成的工作情况,工作进行过程中的报告则能及时让上级了解工作动态。
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A.随年龄大小而有不同
B.被监护人没有民事权利能力
C.年满18周岁才能获得
D.一律平等
【答案】:D
【解析】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并且,第十四条明确指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权利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与年龄大小并无关联,并非随年龄大小而有不同。同时,被监护人作为自然人,从出生时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并非没有民事权利能力。此外,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自出生时就获得,而非年满18周岁才能获得。因此,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3、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被称为()。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双向标价法
【答案】:A
【解析】直接标价法是指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是基准货币,本国货币是标价货币。
4、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与法律,对于应当依法追究的情形却不追究,对不应当追究的情形反而予以追究,或者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应判处()。
A.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B.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
C.徇私枉法罪
D.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不同罪名概念的理解与区分。题干描述的是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应当依法追究时不追究,不应当追究时反而追究,或者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首先分析“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此罪重点在于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强调的是玩忽职守的行为,并非题干所描述的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的行为,所以不符合题意。“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独立的罪名表述,在刑法中没有该罪名,表述不规范,不符合要求。“徇私枉法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这与题干中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追究责任和裁判方面的不当行为完全相符,所以该行为应判处徇私枉法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而题干明确是司法工作人员,主体不同,不符合题意。综上,答案是徇私枉法罪。
5、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夏季、冬季)监测
B.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秋季)监测
C.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监测
D.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答案】:B
【解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中,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夏季、冬季)监测,而非不得少于二期(夏季、秋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因此表述不正确的是应进行二期监测为夏季和秋季这一说法。
6、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述指出,生产下降未必意味着周期性经济危机,需对周期性和局部性经济危机加以区分。衡量是否属于周期性经济危机,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几个?()①危机的强烈性②危机的普遍性③危机的周期性④危机的同期性
A.4
B.3
C.2
D.1
【答案】:A
【解析】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论述强调了区分周期性和局部性经济危机的重要性,而衡量是否属于周期性经济危机,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危机的普遍性、危机的周期性、危机的同期性,共计3个因素。所以正确答案对应的数量是3。
7、损害公共利益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