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同步练测:专题六 一 蒙昧中的觉醒 Word版含解析.doc
文件大小:27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2.02千字
文档摘要

一蒙昧中的觉醒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行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行能感知他们的外形和相貌是什么。由于有很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行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2.周国平在《敬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宠爱生命是幸福之本;怜悯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敬重即敬畏生命、敬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去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3.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制造了万物

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D.人的价值

4.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相同思想有()

①强调人类的理性②忽视道德③否认确定权威

④追求功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③④

5.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某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想争辩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训练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见“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主见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6.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才智,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梭伦D.西塞罗

7.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公平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的是()

A.智者学派B.普罗塔戈拉

C.苏格拉底D.斯多亚学派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8.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珍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罗塔戈拉的一个有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骄傲,提出:美德即学问;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4分)

(2)概括指出材料三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2分)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4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20分)

答案与解析

1.D本题是典型的通过对原始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并结合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题目,解读原始史料是近几年课改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之一。解答本题首先应读懂材料中人对神的态度,再结合智者学派的基本主见进行推断。A项明显不符合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见;B项不能精确?????反映材料意思;C项也不符合题意,由于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基督教”。只有D项符合题意。

2.C各选项中反映人文精神的只有C项,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人文精神的起源。A项反映了奴隶社会中奴隶凄惨的地位、命运;B、D两项反映了对人性的禁锢。

3.DA项错误,智者学派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B项和C项错在夸大了人的作用,所以应当选择D项。

4.B本题考查比较力量。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见,由此提出了美德即学问。但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确定权威方面,他与智者学派是全都的。

5.C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力量。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孔子不主见实行民主政治。

6.B诗句体现了“美德即学问”的主见,而选项中只有B项人物提出该观点。

7.D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公平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8.(1)人的打算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2)崇尚学问。(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4)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学习学问。

解析:(1)问依据两则材料的核心语言回答即可。(2)问从材料三中直接概括。(3)问结合所学学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