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一化学下册单元质量评估测试题3.doc
文件大小:26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2.56千字
文档摘要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放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一号”担负的四大科学使命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K、Th(钍)、U(铀)、O、Si、Mg、Al、Ca、Fe、

Ti(钛)、Na、Mn、Cr(铬)、Gd(钆),其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A.4种B.5种C.6种D.7种

2.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D3O+B.Li+C.OD-D.OH-

【解析】选D。D3O+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中子数为11;Li+的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2,中子数为4;OD-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中子数为9;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中子数为8,故选D。

3.关于卤族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反应

B.卤族元素单质越活泼,其熔点和沸点就越高

C.卤族元素单质都能与水猛烈反应

D.卤族元素单质都能和氢气反应,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加而增加

4.(2022·成都高一检测)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肯定是两种不同的离子

C.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D.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5.下列操作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A.检验钠和钾:分别取小粒投入含酚酞的水中,观看溶液颜色变化

B.检验氯化钠、溴化钾、碘化钾溶液:分别滴加溴水,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观看颜色

C.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碘单质:加热

D.证明钾比钠活泼:向氯化钠水溶液中加入一小粒钾,观看现象

【解析】选C。钠和钾都能溶于水生成强碱;溴不能与溴化钾和氯化钠反应;碘易升华,加热可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碘单质;钾与盐的水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6.下列递变状况中不正确的是()

A.钠、镁、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硅、磷、硫、氯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上升

C.碳、氮、氧、氟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锂、钠、钾、铷的金属性依次增加

【解析】选C。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7.A、B、C、D、E五种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按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序数为5个连续的自然数)的挨次排列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价

B.A(OH)n为强碱时,B(OH)m也肯定为强碱

C.HnDOm为强酸时,E的非金属性肯定很强

D.HnCOm为强酸时,E的单质可能有强还原性

【解析】选A。A项,若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必为+6价,则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价。

A(OH)n为强碱时,B(OH)m可能为强碱,也可能为中强碱,还可能为弱碱。HnDOm为强酸,即D元素原子得电子力量很强,原子序数比D大1的E可能为原子得电子力量比D强的非金属元素,也可能为稀有气体元素。元素C与元素E的关系可有这样例子:C是16S,E是18Ar。

8.(多选)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Z可表示为MY2

B.Z可表示为M2Y

C.Z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D.M形成+2价阳离子

【解析】选A、D。M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2个Y原子中,故离子化合物Z可表示为MY2,其中存在M2+,A、D正确;Z的电子式不应把2个Y-合并。

9.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NaCl、HCl、H2O、NaOH

B.Cl2、Na2S、HCl、SO2

C.HBr、CO2、H2O、CS2

D.Na2O2、H2O2、H2O、O3

【解析】选C。解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弄清各类化学键的形成本质。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非极性键是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极性键是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A组中NaCl与NaOH中含有离子键,而HCl和H2O中只有共价键,NaOH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B组中Cl2、HCl、SO2中只含共价键,而Na2S中只含离子键;而C组中均只含有共价键;D组中Na2O2含离子键、共价键,H2O2、H2O、O3中只含共价键,故C正确。

10.(2022·济宁高一检测)下面是用电子式表示某些物质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11.(2009·广东高考)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想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