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06 古诗文默写-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精练(广东广州专用) (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847.67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66万字
文档摘要

专题06古诗文默写(原卷版)

【1-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失道者寡助。(《孟子三章》)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2)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运用典故的句子,请根据批注完成以下归纳表格。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怀旧吟赋,物是人非;

归乡怀人,恍如隔世。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君报国,万死不辞。

李贺《雁门太守行》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身处困境,念家悲己。

秋瑾《满江红》

【2-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三章》)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古诗中有很多典型文化意象,小文对此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诗句

批注

出处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孤雁声声寄相思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花片片蕴深情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皎皎知人意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双兔傍地走,_____?(《木兰诗》)

②_____,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④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晏殊《浣溪沙》)

⑤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⑥既加冠,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下面是某同学的诗句摘抄卡,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_____,_____。

春花初放,芳草才生。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秋霜正浓,芦苇茂盛。

《诗经?秦风?蒹葭》

②_____,_____。

冬雪如花,边塞奇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某同学收集了描写山水的诗文,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描写山水的句子

批注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山水含情,明丽轻快。

《观沧海》

曹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水壮阔,动静结合。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高水净,清峻秀美。

【5-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