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基础·运用
专题03成语辨析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梳理中考出现的新题型、新考法试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的优秀中考题、模拟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课标要求
考点
考向
1.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
2.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成语错用
考向一错用四选一
考向二成语修辞结合考查
考向三字、成语、句综合考查
近义成语辨析
考向一标题中近义成语选用
考向二俗语成语近义辨析
成语探源
考向成语与历史故事
考点一成语错用
?考向一错用四选一
1.(2024·北京)北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的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出现。通过广泛观察,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撰写了“北京文化生活观察手记”。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
手记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在这里,《新青年》吹响思想启蒙的号角,振聋发聩。此后,各地进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文化运动波澜壮阔。如今,作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箭杆胡同20号一经开放就受到广泛关注,参观者车水马龙。大家重温历史,深刻认识《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振聋发聩B.雨后春笋C.波澜壮阔D.车水马龙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振聋发聩:指发出的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言论文章唤起头脑糊涂、是非不明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形容《新青年》这本书唤醒了头脑糊涂的人,符合语境;
B.雨后春笋:指春雨过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常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这里形容各地进步报刊大量涌现,符合语境;
C.波澜壮阔:指水势浩渺广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这里形容新文化运动规模宏伟,符合语境;
D.车水马龙:指车辆像流水,马连成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非常繁华热闹。这里形容参观者很多,用错对象,可用“络绎不绝”;
故选D。
2.(2023·北京)《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要“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做完相关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报告。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第二部分调查内容
【展览内容及形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独具匠心。各类展品以不同形式展出,空间站组合体1∶4的模型“飞”在头顶,核心舱1∶1的模型可步入参观。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观众拍手称快。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展”剧场式的沉浸空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6米长的数字沙盘将气势磅礴的中轴线历史建筑群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B.拍手称快C.身临其境D.气势磅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本句用来形容“成就展”构思巧妙,使用恰当;
B.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本句用来形容观众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称赞,感情色彩不符,使用不恰当;
C.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本句用来形容展览空间效果非常真实,使用恰当;
D.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浩大。本句用来形容建筑群气势浩大,使用恰当;
故选B。
3.(2022·北京)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活动结束后,你完成了一篇研学日志。老师建议你从书写、语言、结构三个方面检查和修改。
在国家植物园里能见到很多有特点的植物,我最喜欢其中四种。沙漠玫瑰原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非洲沙漠地带,它的花朵就像玫瑰一样光彩夺目,“沙漠玫瑰”由此得名。芦荟原本生长在热带干旱地区,它在容易保持土壤湿度的地方扎根生长,为扩大生存范围无所不为。来自南美洲的王莲,翠绿的叶子平铺在水面上,直径可达2.5米,让人叹为观止。牡丹为落叶灌木,花大而艳,花型花色众多,雍容华贵,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王”之称。
你检查后发现,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光彩夺目B.无所不为C.叹为观止D.雍容华贵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