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
1.(2021·上海杨浦一模·27)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争辩论文提纲,由此推断该论文的主题应当是()
俄国克里木战败——废除农奴制改革
俄国克里木战败——废除农奴制改革
日本黑船大事——明治维新
甲午战斗——戊戌变法
B.反对殖民侵略的变革
C.富国强兵的革命浪潮
D.现代化改革是救国之道
【答案】D
2.(2021·上海松江一模·23)木户孝允指出:“假如大权不快速归于朝廷,则将来之天下,必将落入幕府手中”。为此,日本政府实行了()
A.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的封建统治 B.重建天皇为中心的中心集权体制
C.把权力转移到官僚和军部手中 D.脱亚入欧全面移植西方政治体制
【答案】B
3.(2021·上海嘉定一模·12)实现“化吾国为欧洲帝国,化吾人为欧洲国民。换言之,要在亚洲边缘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欧洲式的帝国”愿望的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中国辛亥革命 D.清末仿行宪政
【答案】B
4.(2021·上海崇明一模·15)光绪帝、亚历山大二世、明治天皇的共同特点是()
A.大力提倡和进展义务训练 B.由君主专制到实施君主立宪制
C.主见废除封建制度进展资本主义 D.作为封建君主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答案】D
5.(2021·上海奉贤二模·22)《新撰外国地理》课本的章节目次包括:“中国本部、满洲、波斯、印度、暹罗、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英属加拿大及黑暗大陆总论等”。这本书是()
A.18世纪初期英国对世界地理的看法 B.19世纪晚期朝鲜对世界地理的描述
C.20世纪初期日本对世界地理的分类 D.“二战”后中国对新国家毁灭的叙述
【答案】C
6.(2021·上海长宁、嘉定二模·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照旧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头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学问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了主导地位
【答案】C
7.(2021·上海杨浦一模·1)海洋之路(12分)
中国的海洋之路留下了古代的光荣与幻想,也留下了近代的屈辱与艰辛。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202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这一天,注定是载入史册的日子。正如在古代中国海洋奏响至今余音缭绕的乐章;也正如清代北洋海军“定远”级铁甲舰,以亚洲第一而声名远播,为近代中国海防涌起虽然短暂却确定壮阔的波澜,而今“辽宁舰”的光荣入列,使近百年来很多仁人志士得尝夙愿,几代人的世纪幻想得以实现,全部国人都为活在当下见证这一历史大事而深感荣幸。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问题:
(2)结合图二及相关学问,分析“中国海防涌起短暂波澜”的缘由。(6分)
(3)参阅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的海洋之路给你的启示。(2分)
【答案】(2)图二反映甲午战斗(或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2分)
缘由: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如中体西用;清政府的腐败;北洋舰队装备不齐等(2分)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加,大力推行对外扩张侵略政策;日本工业基础雄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海军战前预备充分等;(2分)(答出中日各两点或言之成理即可赋分)
(3)启示:综合国力的强大是保证国家平安、进展对外贸易的基础;只有建立强大的海军才能保卫祖国宽广的海疆、避开近代的悲剧以及应对今日来自海上的危急;航母的入列反映了我国工业的进展与科技领先等。(2分)
8.(2021·上海闸北二模·39)1862年,日本藩士搭乘“千岁丸”前往上海考察。“千岁丸”抵沪之时,正值太平天国进攻上海,藩士们争相前往前线观战。在参观了李鸿章的淮军之后,高杉晋作评论道:“铳炮尽中国制,而甚不精致,兵法与器械皆无西洋”。峰洁认为,这样的兵“我一人可敌五人”。名仓予何人说:“夫今以清国之弱兵,且以旧来之拙劣火器,与西虏(指西方)战而亦有取胜之时,何况以本朝武勇之兵,接受西虏之猖獗并军舰之制,此所谓如虎添翼,则西虏之猖獗不足深忧也”。
请回答:
(1)藩士在上海考察时的日本处于何种情形?(6分)
(2)明治时期的哪些政治策略及措施与此次考察的收获亲热相关?(6分)
【答案】(1)(美国叩开日本国门近十载,)日本已沦为半殖民地(2分);国内社会冲突激化,各藩武士提出尊王攘夷(或酝酿倒幕运动)(2分);统治阶层亟需考察世界形势以明确本国的进展方向与对外策略(2分)。
(2)其中的“强兵”措施与该考察关系最直接,如从西方引进武器、兴办军工厂、聘请西方教官,实行义务兵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