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记叙文阅读技巧+词、句、段落是根本+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文件大小:367.76 KB
总页数:6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9.15千字
文档摘要

阅读技巧-词、句、段落是根本;要点梳理;2.关键句子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主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

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

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其在文中的功能、作用。完全相

同的一个句子在不同文体中,其功能、作用是不同的。;3.段落

段落是全文的一部分,对刻画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理顺思路起到重要的

作用。段落自身也要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来表现,所以仔细读字句,弄懂其中运用

了哪些写法,从写法角度可以赏析段落的好处或存在的必要性。要注意分析三类段

落:一是开头段,因位置特殊,作用较多;二是结尾段,与开头段一样重要;三是

过渡段,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有重要作用。;2.说出××词语在文中的具体意思、妙处或者表达效果。把××词语换成××

词语行吗?这几个词语能否调换?为什么?

3.说出××句子的含义、妙处或者表达效果。

4.××段运用了何种手法或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或作用?

5.分析××段的深层意蕴。

6.分析文章开头段、结尾段、中间××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7.这几个段落可以互换或颠倒吗?××段可以删去吗?;2.关键词含义、表达效果的解答技巧

解题方法:

(1)结合特殊语言环境,落实到文章所指。

(2)注意词的感情色彩或作品的语言风格。

(3)注意修辞手法,区分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

(4)注意词的言外之意,区分一词多义。

(5)注意文章的立意和主题。

表述格式:

字面义+语境义+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者作者的思想感情。;3.关键句含义、表达效果的解答技巧

解答此类题时,既要考虑表达的流畅通达,更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全面。具体可

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

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2)从句子的特殊性入手进行赏析。常见的???特殊的句子有点睛句、结尾

句、反问句、感叹句、矛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结合句、对仗句等。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

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做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

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

构上的作用。;(4)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动词、

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

子,是一种常用的、可取的赏析句子的方法。

(5)从内容情感上赏析句子。每个句子本身都能提炼出一定的内容,落

脚点是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在赏析句子的过程中,内容及思想感情是必不可

少的一部分。;4.分析段落的作用

(1)开头段的作用: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

垫;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2)中间段的作用:①过渡段,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②衬托、烘托

的作用;③呼应前文,深化主题。

(3)结尾段的作用:①画龙点睛,篇末点题;②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③首

尾呼应(照应开头、照应题目);④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5.分析段落能否调换

答题格式(1)不能调换:①因为这些段落采用了××(顺叙、倒叙、插

叙)的记叙顺序;②答该记叙顺序在文中的作用。

(2)不能调换:①这些段落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等)一致;②这些段落与上下文的总起句或概括句是一一对应的关

系;③这些段落是顺承或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6.××段能否调换(删掉)?为什么

答题格式不能调换(删掉),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

(删掉)后不合逻辑。;例文引路;③割禾抢时,晒谷抢天。此刻,村里人一个个在晒场上忙得不亦乐乎。有人在

驮晒簟②,有人在抬风车。和我年龄相仿的少年也不闲着,扛扫帚,扛谷耙。

④一床一床的晒簟铺展开来,如画了线般整齐。晒簟是篾片编织的,铺开的面

积有两块露天电影幕布拼接起来大小。家家户户将笸箩里的稻谷倒在晒簟上,用谷

耙呼啦呼啦地耙开耙匀,整个晒场在阳光下,似是淌金一样。母亲站在晒簟边,一

手攥住笸箩的箩沿,一手使劲拍着箩底,生怕还有稻谷粘在笸箩之中。

⑤晒场在土墩上,地势高于平地。晒场上没有遮挡,即便有草帽遮住头顶上的

阳光,也挡不住无处不在的燥热。倚在风车边,我忙不迭地把笸箩倒过来,底朝

天,再叠上两只,这样就有了短暂的阴凉处。;⑥比晒场上的人们还要忙碌的,是窥视已久的八哥、斑鸠、麻雀、鹟莺。它们

一群群地围着晒场飞进飞出,屋顶、树梢、篱笆、晒场,一一落下。趁着晒谷的村

人不注意,它们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