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文件大小:3.25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4.54千字
文档摘要

——相约走进《骆驼祥子》的世界激趣·设疑·授法《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让学生了解作者,了解《骆驼祥子》,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让学生想读;初步了解《骆驼祥子》对中学生的阅读价值和现实意义,让学生要读;通过片段的学习,把握这部名著的阅读重点和阅读要领,掌握一种小说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教学目标《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询问学生,是否有亲人和朋友出去打工,引起学生共鸣,进入教学情境。《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一个最多产的作家:著述洋洋千万言一个最全面的作家: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一个最有味道的作家:执京味小说之牛耳一个敢于面对死亡并且一定能够在死亡的黑洞中透析生命的作家一个被国际文坛久久关注并不断被神话的作家二、走近老舍《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二、走近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柳家大院》、《断魂枪》;剧本《龙须沟》、《茶馆》、《方珍珠》。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是为数不多能引起世界级轰动的作家之一。日本成立了拥有120多名会员的“老舍研究会”,还率先出版了《老舍小说全集》;欧美等国也纷纷翻译老舍的作品;前苏联的一位教授说:“在苏联没有‘老舍热’,因为根本没有凉过。”老舍的作品在那里行销数百万册。《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舒乙评介他父亲老舍: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10年在国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身世老舍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介绍老舍自传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估,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地。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死1966年8月23日是老舍病愈后上班的第一天,红卫兵在成贤街孔庙焚烧京戏戏装,老舍被从单位拉去陪斗。“在孔庙,父亲受伤最重,头破血流,白衬衫上淌满了鲜血。”舒乙写道:“他的头被胡乱地缠上了戏装上的白水袖,血竟浸透而出,样子甚可怕。闻讯赶来的北京市副市长,透过人山人海的包围圈,远远地看见了这场骇人听闻的狂虐。他为自己无力保护这位北京市最知名的作家而暗暗叫苦”,“父亲使足了最后的微弱的力量,将手中的牌子愤然朝地下扔去,牌子碰到了他面前的红卫兵的身上落到地上。他立即被吞没……是的,被吞没。《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三、激趣设疑,走进祥子《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先锋引路《骆驼祥子》读前指导课

这是一本可以朗读的小说,语言绝对经典,简洁明快、亲切自然、朗朗上口,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京味儿”。——中学生读者王强你想了解二十年代的北平吗?《骆驼祥子》可以作为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勤劳、坚强的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如何被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的。——中学生读者李欣然读一读《骆驼祥子》,从祥子的身上,我们可以体味人生。祥子的一生让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时也有敬佩。我欣赏他初期的坚强,上进,我为他最后的堕落而悲伤。祥子的人生教会我们:人应该在艰难困境中奋发,而不是颓废。——中学生读者李灿《骆驼祥子》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它描述了一个社会底层男人的风雨一生。这男人就是祥子——一个热爱生活,希望凭借勤劳去闯出一条康庄大道的健壮青年。无奈他生在一个动荡社会,就连只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都不能实现。三起,三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