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册基本平面图形同步测试练习题(详解).docx
文件大小:396.27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7.64千字
文档摘要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册基本平面图形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2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如图,已知直线上顺次三个点A、B、C,已知AB=10cm,BC=4cm.D是AC的中点,M是AB的中点,那么MD=()cm

A.4 B.3 C.2 D.1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线比射线长 B.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C.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D.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

3、如果线段,M是平面内一点,且,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M一定在线段AB上 B.点M一定不在线段AB上

C.点M有可能在线段AB上 D.点M一定在直线AB上

4、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OF平分∠AOE,∠COF=34°,则∠BOD大小为(???????)

A.22° B.34° C.56° D.90°

5、把根绳子对折成一条线段,在线段取一点,使,从处把绳子剪断,若剪断后的三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则绳子的原长为(???????)

A. B. C.或 D.或

6、下列各角中,是钝角的是(?????).

A.周角 B.平角 C.平角 D.平角

7、将一个直角分成1:2:3的三个角,那么这三个角中,最大的角与最小的角相差(???????)

A.10° B.20° C.30° D.40°

8、如图,BC=,D为AC的中点,DC=3cm,则AB的长是()

A.cm B.4cm C.cm D.5cm

9、如图,已知四条线段,,,中的一条与挡板另一侧的线段在同一直线上,请借助直尺判断该线段是(???????)

A. B.

C. D.

10、若为钝角,为锐角,则是(???????)

A.钝角 B.锐角

C.直角 D.都有可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

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用“筝形”和“镖形”两种不同的瓷砖铺设成如图所示的地面,则“筝形”瓷砖中的内角______°.

2、如图,AC=BC,DC=EC,∠ACB=∠ECD=90°,且∠EBD=38°,则∠AEB=________.

3、如图,已知线段,,D为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AC长度与线段BC长度的比值为______.

4、已知线段,,点P、Q分别是、的中点.

(1)如图,当点M在线段上时,则的长为___________.

(2)当点M在直线上时,则的长为__________.

5、一个电子跳蚤在数轴上做跳跃运动.第一次从原点O起跳,落点为A1,点A1表示的数为1;第二次从点A1起跳,落点为OA1的中点A2;第三次从A2点起跳,落点为0A2的中点A3;如此跳跃下去……最后落点为OA2019的中点A2020.则点A2020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

6、一艘货船沿着北偏西方向航行,为避免触礁,左拐后的航线是_______.

7、延长线段至,使,是中点,若,则_______.

8、某圆的周长是12.56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_.

9、的补角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从A地到B地有①,②,③三条线路,最短的线路是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

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B:BC:CD=2:3:5,线段BC=6.

(1)求线段AB、CD的长;

(2)若在直线上存在一点M使得AM=2,求线段DM的长.

2、已知线段,画线段,使.

3、如图,线段是线段上一点,M是的中点,N是的中点.

(1),求线段的长;

(2)若线段,线段,求的长度(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4、(1)如图,在△ABC中,∠B=40°,∠C=80°,AD⊥BC于D,且AE平分∠BAC,求∠EAD的度数.

(2)上题中若∠B=40°,∠C=80°改为∠C>∠B,其他条件不变,请你求出∠EAD与∠B、∠C之间的数列关系?并说明理由.

5、如图,平面内有两条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过点A画l2的垂线段AB,垂足为点B;

(2)过点A画直线AC⊥l1,交直线l2于点C;

(3)过点A画直线AD∥l2;

(4)若AB=12,AC=13,则点A到直线l2的距离等于.

6、计算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