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语文《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pdf
文件大小:1.36 M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7.22千字
文档摘要

《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认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几种常见书体,了解其特点。

2、能认读简单的书法作品,对书法作品作简单的赏析。

3、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

认识几种常见书体及其特点,并作简单赏析。

【复习难点】

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过程】

【任务一】——课下复习,理书体知识

自主复习,阅读印发的复习资料,了解各种书体及其特点,了解代表性的书法家及作品。梳

理概括信息,课下完成表格。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重点】

书体特点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

【任务二】——结合作品,析书体特点

一、以“家”为例,区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四种主要书体,通过比较整体上把握各书

体特点。

二、赏析作品,进一步认识各种书体及其特点。

1、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2、楷书——重点区分欧颜柳体

(1)整体:

(2)细节:

点:

三点水:

横:

竖:

3、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

4、草书——张旭、怀素等

【任务三】——实战演练,赏大家风采

1、匾额以文字艺术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篆刻、建筑装饰等元素融为一体。右图

是故宫的养心殿,这里是皇帝日常召见大臣、商讨政务和引见官员的地方。请你从下面

左侧四块匾额中挑选一块悬挂在大殿上,你的选择是()

A.

B.

C.

D.

2、《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下面四幅作品中,

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A

B

C

D

3、下面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书法作品,用一个词评价这幅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浑厚圆润B.潇洒飘逸C.端庄雄健D.纤细柔美

【任务四】——师生齐心,忆课堂内容(板书设计)

【任务五】——评测练习,促内化吸收(课下作业)

《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课后反思

在写下课后反思之前,我想先说一说为什么我要选择这节课。原因有两个:我自身有点

书法基础,平日有空我喜欢练习颜真卿的书法,不说精通,略懂皮毛,区分隶楷行草,区分

欧颜柳没问题,赏析书法作品风格,也能做对中考题。而我的学生们,对书法一无所知。但

是中考第一题就是书法题,三分能不能得到,就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我们语文组领头

人尤老师,听到我选这节课,怕我“hold”不住,建议我换内容。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散文

《散步》的教学思路:让学生结合名家的书法作品,通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在分析比较中区分不同的书体以及欣赏名家的风采。进而设计了“课前复习,理书体

知识”、“结合作品,析书体特点”、“实战演练,赏大家风采”三个环节,注重学生书法基础

知识的扩充,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书法艺术的魅力,感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

涵。

总的来说,这堂课还算成功的。这也离不开同科优秀老师的出谋划策,离不开同学们的

积极配合。现在这节课讲完了,我觉得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

一、课堂教学策略仍需改善。

记得评课时,一位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是否知道你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我回

想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家”为例,区分四种书体时,大部分同学的表现很积极。到

了重难点部分也就是区分欧颜柳体的时候,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生交流的气氛不够浓

烈,小组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关注更多的学生,改

变一些教学策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二、思维导图仍需改良。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近来颇受好评,所以我也加入这一因素。但是绘画基本功差一

些,导致我在黑板上传给你闲的思维导图形式单一,制作粗糙,只是知识点的呈现,没能更

好的吸引学生。这在我以后的教学中,也应该学习,更好的应用到教学中,为教学服务。

三、自身素养的欠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懂书法知识或者不够深入,怎么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呢?新时代,

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