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
目录叁贰壹了解常温下碳的稳定性。掌握不同条件下碳与氧气的反应。掌握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认识碳的还原性。
碳交流讨论:请同学们谈谈对碳的认识6C碳12.01CCCCCCCCCCC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物理性质:固体,不溶于水黑色碳元素碳原子碳是由组成的物质,碳由构成碳的原子序数是,符号C,相对原子质量。612.01
反应物名称反应物颜色、状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文字表达式木炭黑色固体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CO2CO2点燃
壹碳的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墨是我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用炭黑等材料制成。我国制墨具有悠久的历史。墨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呢?湖北出土的战国古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碳的化学性质应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常用碳素墨水书写木质电线杆炭化防腐用墨绘画
碳的化学性质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充足)(不充足)2C+O2===2CO点燃点燃C+O2===CO2放出热量燃料
碳的化学性质思考: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将门窗紧闭,用煤炉取暖,但往往会发生中毒事件,这是为什么?怎样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碳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CO,CO会引起人体中毒。为了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使碳完全燃烧。
碳的化学性质燃烧条件化学方程式结论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结论:1.当m(C):m(O2)≤3:8时,只生成CO22.当m(C):m(O2)≥3:4时,只生成CO3.当3:8<m(C):m(O2)<3:4时,生成CO和CO2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C+O2点燃CO22C+O2点燃2COC+O2点燃CO22C+O2点燃2CO123238243234碳具有可燃性,反应物量不同,产物不同思考3:氧气的量具体是多少时,才算充分呢?
碳的化学性质如图6-9所示,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弹簧夹,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最好使用酒精喷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管,停止加热,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碳的化学性质现象:分析黑色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铜和二氧化碳生成原理:C+2CuO高温2Cu+CO2↑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实验细节1.网罩的作用是什么?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最好使用(酒精喷灯)2.为什么要先撤出导管?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使试管炸裂3.为什么要待试管冷却后再把粉末倒出纸上?防止生成的铜被氧气氧化4.为什么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处有无色气泡逸出,但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碳的化学性质C+2CuO高温2Cu+CO2↑1.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_____的反应叫做_________。碳夺取CuO中的氧将其还原为单质铜,表现出_______。还原反应夺去还原性注: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都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2.在该反应中,碳_____(得到/失去)氧,被______;氧化铜______(得到/失去)氧,被_______。得到氧化失去还原
碳的化学性质碳的还原性的应用1.冶炼金属(炼铁)2.碳还原二氧化碳砖红色、黑色红棕色3C+2Fe2O3高温4Fe+3CO2↑C+CO2高温2CO
1.唐怀素《自叙帖》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主要是因为书写作品时所用的墨汁中含有的炭黑()A.具有可燃性B.具有吸附性C.常温下性质稳定D.具有还原性C典例透析2.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