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docx
文件大小:13.3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64千字
文档摘要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某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措施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一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一样。这些差异就是推断声源方向的重要根底。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凹凸。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本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重要措施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自身打算。人们根据音色可以辨别乐器或辨别人。

4.辨别乐音三要素:听见知人——根据不一样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唱歌家——指音调。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学问点(总结)

一、长度

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主线单位,留心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主线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看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二、时间

时间主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尚有分(min)、小时(h)测试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机械停表等。

三、使用刻度尺的措施

要观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与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打算着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成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局部。

初二物理学问点梳理

(一)光的反射

1、光源: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匀称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匀称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一样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一样,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靠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达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达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局部光返回本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转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

9、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受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一样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一样的方向都能接受到反射光线。

留心: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照光的反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