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初高中知识衔接导学案(三)解不等式.docx
文件大小:208.3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7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3

PAGE4

PAGE4

科目数学年级高一班级学生姓名_________

初升高知识衔接

第3讲解不等式

一、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讨论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三、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解分式不等式的实质就是讲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

简单分式不等式

(1);(2)

(3);(4)

【注意】当分式右侧不为0时,可过移项、通分合并的手段将右侧变为0;当分母符号确定时,可利用不等式的形式直接去分母。

1.设集合,则(???????)

A. B. C. D.

2.设集合,则(???????)

A. B. C. D.

3.(1)求不等式的解集:;(2)解不等式

四、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如果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正式不等式后,采用“穿针引线法”,步骤如下:

(1)标准化:通过移项、通分等方法将不等式左侧化为未知数的正式,右侧化为0的形式;

(2)分解因式:将标准化的不等式左侧化为若干个因式(一次因式或高次因式不可约因式)的乘积,如的形式,其中各因式中未知数的系数为正;

(3)求根:求如的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标注)

(4)穿线:从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奇穿偶回)

(5)得解集:若不等式“0”,则找“线”在数轴上方;若不等式“0”,则找“线”在数轴下方

1.解不等式2.不等式的解集为

3.已知集合,,则(???????)

A. B.或

C.或 D.或

4.补:

五、绝对值不等式:

(1)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①的解集是,如图1.

②的解集是,如图2.

(2)①|ax+b|≤c?-c≤ax+b≤c;②|ax+b|≥c?ax+b≥c或ax+b≤-c.

(3)|x-a|+|x-b|≥c(c>0)和|x-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

方法:①平方法:如果绝对值的不等式的两边都是非负数,如:,可以使用平方法

②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含有两个绝对值形如的不等式,常用零点讨论法和数形结合法.注意小分类求交大综合求并..

③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像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1..不等式的解集是.

2.“”是“”的(????)

A.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六.无理不等式的解法

无理不等式一般利用平方法和分类讨论解答.

无理不等式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要注意平方的条件和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可转化为或,而等价于:或.

1.已知集合,集合,,则等于(???????).

A.R B. C. D.

2.已知集合,,则(???????)

A. B.

C. D.

补:

【双基达标】

1..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B. C. D.

2.已知,,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3.若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4.已知集合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5.已知集合,集合,则(???????)

A. B. C. D.

6.使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反思归纳:A.且B.C. D.

反思归纳:

今日之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