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4)生物的进化——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含解析).pdf
文件大小:285.3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33万字
文档摘要

14

()生物的进化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

易混易错梳理

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三点提醒

(1)自然选择和变异的方向不一定是相同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

是定向的

(2)生存斗争不仅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还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

(3)达尔文进化论是以生物个体i为研究对象的。

二、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的不对应性

(1)基因频率相同的两个种群,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不一定相同

(2)当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时,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改变。

三、自交、自由交配与基因频率改变的关系

(1)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雌雄同株植物是指自花传粉。结果是杂合基因型频率降低,纯合

基因型频率增加,在无选择条件下,各基因频率不变。

(2)自由交配是指种群内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相互交配。在无选择的条件下,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均

保持不变,相关计算可按哈代—温伯格定律进行。

(3)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即使基因型频率改变,种群也未发生进化。

四、与物种形成有关的两个“不一定”

(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

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②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

五、进化中的“定向”与“不定向”

(1)变异是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3)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定向的。

(4)生物进化是定向的。

六、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

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一个物种

二者关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

1

的界限,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七、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比较

项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外界环境的影响是生物进化的主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环境条件改

进化原因

要原因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因

变异是定向的,环境和器官的使

变异方向变异是生物本来就有的,是不定向的

区别用情况决定变异的方向

有些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有些变异不

适应性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

适应环境,不适者被淘汰

进化方向由生物自身决定由自然选择决定

联系都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易混易错通关

1.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紫花,不含A

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乙开紫花,释放的

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

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

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