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文件大小:7.91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2.8千字
文档摘要

袁鹰井冈翠竹

井冈翠竹地域特征赞颂对象外形特征分析标题

作者介绍袁鹰(1924—2023)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有散文集《风帆》《海滨故人》等,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跳动着时代脉搏,充溢着诗情画意。

写作背景1960年,袁鹰有幸游访井冈山,以发表《井冈山记》一组抒情散文蜚声文坛,《井冈翠竹》是其中的一节。那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连年自然灾害、苏联霸权主义欺凌及自身工作失误等,使各方面工作和人民生活遇到诸多困难。袁鹰在井冈山看到漫山的毛竹,了解到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贡献,联想到当年的革命斗争和当下的困难,写下此文,借竹歌颂井冈山人的性格和井冈山精神。

鬼哭狼嗥硝盐罐砍伐修长绞尽脑汁悬岩绝壁郁郁苍苍yùcāng重重叠叠chóngdié深坳ào梭镖suōbiāo魂飞魄散húnpòháoxiāofájiǎoxiūxuányán检查生字摇撼殷切hànyīn功勋xūn幽谷荒滩tān茨坪cí

基础入门·掌握字词文常2.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2)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3)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含贬义)。()(4)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5)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6)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7)形容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心机。()郁郁苍苍亭亭玉立鬼哭狼嗥意气风发血雨腥风一望无际绞尽脑汁

明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4)总写毛竹的风采,点明它“是革命的竹子”。第二部分:(5-12)着力叙写毛竹的贡献和精神,表达作者的赞颂之情。第三部分:(13)总结全文,对井冈翠竹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发出热烈的赞美。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课文围绕“井冈翠竹”写了哪些内容,梳理文章脉络。①革命战争年代(5-9)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0-12)

整体感知4.精读重点段落,体会情感。精读第2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井冈翠竹的?从这些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赏析:作者按从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写翠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翠竹比作岗哨、奇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翠竹的形态美,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翠竹仿佛具有战士般的精神气质。

合作探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嗥。在腥风血雨中被压、被烧、被砍;依旧挺立,依旧生长,彰显无限生机,过了二十年依旧青翠稠密。不!这更是井冈山革命战士们的真实写照。这里只是在写竹子吗?井冈翠竹在革命时期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竹子遭受了怎样的困境,在困境中有何表现?

合作探究不!这更是井冈山革命战士们的真实写照。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热爱祖国,甘于奉献。

合作探究2.结合上下文思考,第六自然段“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中,“再重的担子”指的是什么?表面:指的是给红军队伍送的粮食。深层:竹扁担挑起的实际上是全体在战场搏杀的红军队伍,他们靠着竹扁担上的粮食要给中国挣来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合作探究3.第8段层层推进,渲染出毛竹旺盛的生命力。想一想,作者借此表达了什么?表面写毛竹生命力之旺盛,实际上在写井冈山人民在红军下山后所进行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表达了对他们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气节的赞颂之情。

合作探究4.全班交流,深化理解,翠竹还有没有包含更深层次的意义?井冈翠竹在革命时期解决了战士们生活和战斗的实际需求,还体现出井冈山人民和革命战士们坚韧不拔、勇于斗争的精神,既是革命历史的见证者,又承载着那段艰苦而伟大的岁月。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讲述了井冈翠竹的生长环境和经济价值,以此表达对自然作物的赞美。B.井冈翠竹在革命斗争时期被用作多种生活用具和武器,体现了革命者的智慧与创造力。C.文章通过排比句式,强化了井冈翠竹在革命中的多重作用,彰显了其重要地位。D.文章句式灵活多变,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间杂使用,情感丰富饱满。A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3.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