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人:吉莉审题人:周军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观看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生疏不包括()
A、铁制农具毁灭并广泛运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毁灭革命性变化D、使用水力鼓风冶铁
2、《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有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地《全球通史》中说道:“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打算而且永久地打算中国进展进程的时期。”这里“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根本缘由是 ()
A.私有土地的毁灭 B.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C.小农经济的产生 D.租佃关系的形成
4.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话: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夫富有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5.中国最精致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6.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冶金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
A.鎏金术B.炒钢法C.灌钢法D.铸钢法
7.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毁灭的先后挨次正确的是 ()
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
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
8.“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这一现象最早毁灭于 ()
A.唐朝前期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
9.假如你到明朝的北京旅游,下列状况不会毁灭的是 ()
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四周购买食品充饥
C.拜见直接监管市场的市长 D.白天在城郊买精致的景德镇瓷器
10.(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橼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纠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毁灭
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11.北宋时期,右图的毁灭说明白
A.北宋造纸业发达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达
1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
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全部制逐步发生变革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13、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B.限制工商业进展C.疼惜农耕经济D.防范“外夷”入侵
14.《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在仲春“后率外内命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经常在春季进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怀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15.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缘由是 ()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16.最早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是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