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文件大小:300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7.14千字
文档摘要

命题人王祎审题人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西汉人严安说:“秦灭六国之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

B.春秋战国的争霸战斗给人民带来灾难,应予以彻底否定

C.秦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D.秦的统一为社会经济恢复进展供应了有利条件

2.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三世纪前期B.公元前三世纪晚期C.公元前二世纪前期D.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3.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直至深夜才能休息。主要是由于()

A.“功过五帝,地广三王”B.“以至万世而为君”

C.“分天下为三十六郡”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4.《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这段史料反映出秦始皇是一个()

A.杰出的政治家B.残暴的统治者C.宏大的战略家D.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人

5.人们对秦始皇褒贬不一,但是大多数人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主要是由于他()

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首创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爱护了中原的清静

D.“焚书坑儒”,维护了思想统一

6.秦始皇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以下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富强进展

B.建立了中心集权的国家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沟通

D.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7.中国新闻网撰文《隋炀帝与唐太宗之异同》,让我们重新生疏了这两位封建帝王。李渊父子能够推翻隋朝的最主要缘由是()

A.隋炀帝的残暴统治B.全国农夫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

C.李渊父子军事实力强大D.李渊父子顺应了历史进展的潮流

8.四位同学围绕发动“玄武门之变”这件事,就如何评价唐太宗发生了激烈的争辩,请问你认同谁的观点()

A.李世民杀兄夺位,残忍至极,功绩再大,也不值得确定

B.尽管李世民遭到李建成、李元吉的暗算,他也应当无条件避让

C.依据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原则,李世民根本无法继承帝位

D.尽管李世民登基名不正言不顺,但这无法转变他是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历史地位

9.唐太宗说过“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担忧乐乎?”反映出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疗养生息的思想

10.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魏征发觉他“渐恶直言”。贞观十六年,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峻铺张现象。导致唐太宗变化的根本缘由是()

A.智力衰退又不愿虚心纳谏B.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

C.傲慢自大,不思进取D.国力强盛且无外部威逼

11.有人这样评价中国古代某位皇帝:“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也……后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后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这位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

12.少年康熙帝果敢与成熟的政治才智首次得到表现的大事是()

A.14岁亲政B.除掉鳌拜

C.平定三藩之乱D.剿灭噶尔丹

13.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冲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闽之海外有台湾……初为颜思齐问津,继为荷兰人窃据……(后)归于圣代,入版图而输赋税。”这里的“圣代”是指()

A.汉朝B.唐朝C.元朝D.清朝

15.某校高二班级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小张找到“康熙大帝”像,他在康熙帝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退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还不能全面呈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主要活动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

A.修筑驰道,巩固统一B.羁縻府州,形成制度

C.抗击沙俄,维护主权D.设台湾省,加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