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历史专题复习教学案—
侵略与抵制、近代化的探究(第2课时)
一、课题:侵略与抵制、近代化的探究
二、范围:八上第1~9课。
三、目标要求:见中考说明
四、考点分析: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它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它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因此这段历史也成了各地中考的主要内容。2004年盐城市中考考查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学问点,2005年考查了《南京条约》、洋务运动、辛亥革命识点,2006年考查了维新变法、邓世昌、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等学问点,估量2021年中考此处照旧是考查的重点,并有可能毁灭材料题或问答题。
其次课时近代化的探究
一、自主识记
1、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__________,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_____、_____、_____等,后期的口号是________,开办的民用工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70年月中期到80年月中期,洋务派筹建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支海军。1862年成立的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____。
2、__________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_____________。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________成立,________为总理,通过了推翻__________,废除______,建立________,改革_________的革命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合称“三民主义”。
4、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________发动起义,辛亥革命爆发。____年___月_____日,孙中山在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_____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使________观念深化人心。但革命的成功果实被________窃取了。
5、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________,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学问梳理
七、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其次次鸦片战斗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副对联与下列哪一大事有关()
A、洋务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战斗C、义和园运动D、甲午中日战斗
3、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这一现象最早毁灭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
4、洋务派开办的出名军事企业不包括()
A、福州船政局 B、汉阳铁厂 C、安庆内军械所 D、江南制造总局
5、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头了近代化的困难起步。其中,标志着经济上开头近代化探究的大事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在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A、鼓舞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开办新式学堂,培育人才
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
C、为中国资本主义进展制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8、中国近代史上,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启蒙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文艺复兴
二、简答题
1、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2、19世纪60~90年月,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两次被迫作出向西方学习的重大行动。依据新学学问,指出清政府向西方学习的重大行动是哪两次?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