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
文件大小:69.51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7万字
文档摘要

PAGE/NUMPAGES

嘉兴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莱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材料二: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

“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三:

作家想在作品里,表现一个思想,创造一个人的形象,他的最基本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

有人把文学家的语言和画家的颜色相比,画家把一个颜色盆放在面前,红的、黄的、蓝的,画家又调配着这些颜色,画出五光十色的画。鲜艳夺目的,阴沉浓重的,愉快的人,或是悲愁的景物。但不会画的人,不会调配颜色的人,便连一个常见的萝卜也画不成功。

文学上的语言工作也是这样。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真实地连结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也有人组织不好,语言贫乏,便连眼前一只猫捕住了老鼠的事,也说不清楚。

(摘编自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比喻读之令人生厌的党八股文章,对文字冗长、内容空洞的文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B.材料一将斯大林的演说和《解放日报》上的社论进行比较,并不在于肯定社论的写法,而在于突出斯大林演说的简短精粹。

C.材料二强调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并把它作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这些都和材料一相同。

D.材料三中写到了画家调配各种颜色的问题,目的在于说明作家只有组织好、运用好语言,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2.下列语句与三则材料的观点都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袁枚《随园诗话》)

B.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班固《汉书·儒林传》)

C.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D.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夏元鼎《绝句》)

3.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论述类文本评价表)

序号

维度

评价标准

1

审题

切合题意,论点明确

2

论证

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3

4

5

【答案】1.C2.D

3.答案示例:

序号

维度

评价标准

3

内容

言之有物,实事求是

4

思想

见解真实,敢于表达

5

语言

语言丰富,巧妙运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