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语文 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42.2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4.76千字
文档摘要

重庆市巴蜀中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笑靥渔樵(jiāo)白云观(guàn)功亏一篑(kuì)

B.技俩隽永(jùn)炒鱿鱼(yóu)烜赫一时(xuǎn)

C.迥然熨帖(yù)一揽子(lǎn)游目骋怀(chěng)

D.必竟戏谑(xuè)大杂烩(kuài)殒身不恤(yǔn)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依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了。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言从楼起,但意在楼外,写景抒情曲尽其妙,炼词造句独具匠心,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B.在2009年克英国锦标赛上,丁俊晖不孚众望,以十比八的比分击败排名世界第一的希金斯,取得冠军,蓄势三年再次捧杯。

C.电视剧《我的兄弟》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情节紧凑,人物鲜活,深受观众喜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艰苦努力,该科研团队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B.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饮食和绿色环保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C.由于管理不善,这家公司近年来效益持续下滑,员工士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D.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课堂教学、优化课程设置等。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共120回,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传奇故事,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C.《骆驼祥子》是鲁迅的作品,通过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D.《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之作。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诗歌《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指的是睡觉的床铺。()

4.《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描写了父亲送别儿子的感人场景。()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写给______的奏章。

2.“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出自屈原的《离骚》。

3.《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情节出自第______回。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______的作品,主人公是______。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的《岳阳楼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简述《荷塘月色》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2.简要概括《祝福》中祥林嫂的性格特点。

3.《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4.请解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含义。

5.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发展迅速。然而,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低俗、暴力等不良内容。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请结合这段文字,谈谈你对网络文学发展的看法。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朱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