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39.56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3.35千字
文档摘要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B.剽悍(piāo)C.拗口(ào)D.砥砺(dǐ)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B.由于他的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努力学习,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D.他努力学习,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他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

C.他的笑容是春天的阳光。

D.他的笑容是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经常丢三落四。

B.他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经常马马虎虎。

C.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偶尔丢三落四。

D.他做事总是丢三落四,偶尔马马虎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

2.《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4.《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5.“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的名言。()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民歌。

2.《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______。

3.《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蜀汉的______。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赠汪伦》。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代文学家______的《岳阳楼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3.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及情节。

4.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主要事迹。

5.简述《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特点及主要事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用一句诗概括《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哲理。

2.请用一句诗概括《西游记》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哲理。

3.请用一句诗概括《红楼梦》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哲理。

4.请用一句诗概括《三国演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哲理。

5.请用一句诗概括《水浒传》中“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哲理。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分析《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根据《论语》中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感悟。

2.请根据《西游记》中的情节,设计一个关于孙悟空的创意故事,不少于150字。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设计一份针对《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

2.请设计一份针对《西游记》中孙悟空性格特点分析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

3.请设计一份针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分析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

4.请设计一份针对《水浒传》中林冲形象分析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

5.请设计一份针对《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哲理分析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解释“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文课程中的含义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

2.请解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3.请解释“文化传承”在语文课程中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4.请解释“语文知识体系”的概念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构建方法。

5.请解释“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及其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中的重要性。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结合《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思考如何在现代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