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文言文阅读适用技巧.ppt
文件大小:3.24 M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6.84千字
文档摘要

三、展示人物性格例如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他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第3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推动情节的发展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例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3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学运动的战士,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给他心灵上投下了落寞的阴影,他既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又不愿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脱现实。他借荷塘月色抒发的正是这种幻想超脱现实的情感。第3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初中文言文阅读适用技巧第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直是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要关注文章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一次多义、古今异义等。另外,由课内到课外是未来中考的必然趋势,因此,还要注意日常文言词语的积累,掌握从课内到课外迁移的方法和规律。(附常见文言实词词义表)第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言虚词掌握中考设计的14个文言虚词的用法。(附中考涉及的14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表)了解一些文言句式、文言现象。第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言句式1、文言句式:?如被动句(为…所…:被…怎么样)。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译: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丽的样子像是刚擦过一样,鲜艳明媚,好像明媚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jìhuán)一样。?判断句(…者…也:…是…)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第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译:有个亭子伫立在溪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反问句:不亦…乎?得无…乎?译为:怎能不…呢?难道不…吗?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再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以…为…(认为…是…或把…当作…)如: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2、文言现象使动用法:当句中出现不及物动词后面接宾语时,考虑使动用法。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动,震动;忍,坚韧;所以,这样。这样便可以使他的心意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情更加坚韧,从而增加他的能力。第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意动用法: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译:渔夫以此感到十分惊异。·名词作状语:当句中出现名词后面接动词时,考虑名词作状语情况。如:其一犬坐于前。译: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做状语时往往后置。(翻译时需调到动词之前)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并不企图飞黄腾达,使名声传播到诸侯之中。第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掌握推判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1)以形析义法。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初始表示的词义有或近或远的关系。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其义符也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别是义符来探求、解说实词词义。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辙”和“轼”都有表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