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职学校新版学前教育班科学教育 张xx.doc
文件大小:30.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87千字
文档摘要

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班级

班级姓名座号

―――○―――――○―――――○―――――○―――――○―――――○―――――○―――――○――――

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第PAGE2页共NUMPAGES2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2页

xxx县职业中专xxx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科目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适用班级

xxx级学前教育班

命题人

张xx

审核人

xx磊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2分)

1.科学教育

2.科技制作活动

3.种植活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一般的,按照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可分为目标、目标、目标,但结合学前儿童教育的特殊性,可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概括为、

、三个方面。

2.科技制作活动一般有、、

、四个阶段。

3.从观察对象的数量及方法上分,观察认识活动可分为

观察和观察两种;从观察持续的时间上分,观察认识活动可分为观察和观察两种。

4.科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包括科学、科学和科学,狭义的科学则仅指科学。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具有的特点有()

A.经验性B.生成性C.主题化D.探究性

2.实验探究活动考虑的原则有()

A.变量易感知B.变量易控制C.显著相关D.变化显现快

3.科技制作活动的特点有()

A.科学性B.技术性C.产出性D.艺术性

4.科技制作活动遵循的原则有()

A.直观性原则B.循序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

5.幼儿园在种植活动应注意把握的原则有()

A.安全性原则B.多样性原则C.典型性原则

D.好活好养原则E.适宜观赏原则F.因地制宜原则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对3—6岁的儿童进行的科学教育。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把科学教育的目标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认知两部分。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只是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

4.学前儿童的实验活动是严谨规范的科学研究活动。

5.儿童的制作活动兼有发明家首创和工人复制的特征。

6.因为语言是很抽象的,所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讲解的作用不大。

7.对于儿童而言,因其思维水平和语言水平所限,所以教师没有必要组织儿童进行讨论活动。

8.呈现给儿童的的对象的数量不宜太多,不应超过3个。

9.儿童分组实验时,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4人为宜。

10.科学认识活动就是使日常概念逐渐转化为科学概念。

判断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每个5分,共20分)

1.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相比于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有哪些自身特点?

3.在观察认识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4.幼儿园种植饲养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六、教学设计(从下列三个主题任选一个,写出教学设计)(15分)

1.小班实验探究活动:水果的沉浮;2.中班实验探究活动:堆沙滚球;3.中班饲养活动:可爱的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