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云南省宣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元一次方程)汇编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327.46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6.85千字
文档摘要

云南省宣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元一次方程)汇编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我国元朝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1299年)记载: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现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翻译为: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追上慢马的时间为()

A.12天 B.15天 C.20天 D.24天

2、下列变形正确的有()

①由6x=5x-2,得x=2;②由,得x+1=x-2;③由-6x=6y,得x=y;④从等式ax=ab变形得到x=b,必须满足条件a≠0;⑤由x2+y2=y2-x2,得x2=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解方程,下列去分母变形正确的是(???????)

A. B.

C. D.

4、已知方程x﹣2y+3=8,则整式x﹣2y的值为(??)

A.5? B.10 C.12?? D.15

5、已知x=y,则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x﹣k=y﹣k B.x+2k=y+2k C. D.kx=ky

6、解方程时,小刚在去分母的过程中,右边的“-1”漏乘了公分母6,因而求得方程的解为,则方程正确的解是(???????)

A. B. C. D.

7、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解满足方程,则m的值是(???????)

A. B.2 C. D.3

8、若代数式和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请阅读下面的诗句:“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四只栖一树,五只没处去,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诗中谈到的鸦为_____只,树为_____棵.

2、小马虎在解关于的方程时,误将“”看成了“”,得方程的解为,则原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

3、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__.

4、王叔叔想用一笔钱买年利率为的3年期国库券,如果他想3年后的本息和为2万元,设他现在应买这种国库券x万元,则列方程为________.

5、若,则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

6、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与3.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正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匀速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PQ=AB时,t=_____.

7、某动物园利用杠杆原理称象:如图,在点P处挂一根质地均匀且足够长的钢梁(呈水平状态),将装有大象的铁笼和弹簧秤(秤的重力忽略不计)分别悬挂在钢梁的点A,B处,当钢梁保持水平时,弹簧秤读数为k(N).若铁笼固定不动,移动弹簧秤使扩大到原来的n()倍,且钢梁保持水平,则弹簧秤读数为_______(N)(用含n,k的代数式表示).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解下列方程:

(1)?????????????????????????(2)

2、解下列方程:

(1);

(2).

3、已知数轴上两点A,B(点B在点A的右侧),若数轴上存在一点C,使得AC=2BC,则称点C为点A,B的“2倍分点”,若使得AC=3BC,则称点C为点A,B的“3倍分点”,…,若使得AC=kBC,则称点C为点A,B的“k倍分点(k为正整数)”.

请根据上述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若点A表示数﹣1,点B表示数2.

①当点C表示数1时,则k=;

②当点C为点A,B的“5倍分点”时,求点C表示的数;

(2)若点A表示数a,AB=6,当点C为AB的“3倍分点”时,请求点C表示的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4、解下列方程:

(1);

(2).

5、解下列方程:

(1)5(x+8)-5=6(2x-7)

(2)2x-3(x-3)=12+(x-4).

6、若,利用等式的性质,比较a与b的大小.

7、如图1,数轴上有三点A、B、C,表示的数分别是a、b、c,这三个数满足,

请解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数轴正方向运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当点P,Q之间的距离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