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说明文阅读技巧——选好角度品语言》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文件大小:170.66 K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7.18千字
文档摘要

说明文阅读技巧-选好角度品语言;要点梳理

知识储备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

质、程序等的语言都要求准确无误。稍有差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

准确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文章的不同,说明文语言亦有其他特色。;1.准确性

(1)用词讲究分寸,特殊词语分三类:①表示推测估计。如大约、差不多、

可能、左右等。②表示范围。如只、只有、之一、仅仅、全、都等。③表示程度。

如几乎、很、相当等。

(2)数字的使用。

(3)引用资料(准确)。;2.生动性

(1)使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如使用引用的修辞(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逸事趣闻等),可以增

强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会使语言生动。

(2)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

使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会使语言生动。

3.简洁性

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4.科学性

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5.严密性

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

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严密性。

6.条理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安排说明顺

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7.逻辑性

有的说明文,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考点透视

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常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作用?

(2)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4)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生动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如:

请举例分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5)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

(6)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本文的写法。;技巧归纳

说明文语言考查类题答题格式。

1.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或事理)……的特征。

2.××词能否替换???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分四步答题: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分析。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示程度;“大

约”“可能”“左右”等表示估计;“多”“有余”等表示数量。分析其在文中的

意思。

(3)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

绝对。

(4)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其作用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

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在文中找出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的词

语,“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的词语,“多”“有余”等表数量的词

语。分析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如果没有这些词语文章内容会有哪些变化,进而

总结出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要注意有时可能不是一整

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6.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本文的写法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还有×××(从“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中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

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例文引路;②作为休息用的寝具,“枕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经出现

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墓葬中发现一件石枕,长18厘

米、宽16厘米、厚4厘米~5厘米),那个时候的人们就已经想到睡觉时把头垫起来

会更加舒服。早期的人们因为加工技术有限,所以只能随地取材、稍做加工,最早

的枕头可能是木头、草束、石块、土堆,高级一点的可能是动物的皮毛、动物的骸

骨等。

③中国对“枕头”最早的记载,是在《诗经·唐风·葛生》中,书中这样提

及:“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在我们所熟知的典

故,洛神甄妃以及崔莺莺中,枕头作为一件非常私密的寝具,它往往会和事情

来龙去脉紧密贴合。;④从考古发现来看,枕头在不同时代有各异的形态,材质和形状也各不相同,

主要可以分为硬枕和软枕两类。其中,瓷枕从唐代开始广泛流行,宋代达到鼎盛,

明清时期逐渐衰微,直到20世纪才退出了历史舞台。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瓷枕陪伴

人们入睡至.少.有1400年的历史。睡瓷枕并不舒服,为什么却能够流行这么久呢?它

的魅力在哪儿?;⑦没有空调的夏天该怎么熬过去呢?古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