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4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23 特色分类专题(一).docx
文件大小:1.7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4.6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0/NUMPAGES10

特色分类专题(一)

必考点专项训练

(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

疆域

2023年春晚节目《华彩梨园》中现存最古老的剧种非遗莆仙戏亮相,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读我国主要剧种流行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2分)图中越剧分布区域表示福建省的是(B)

A.B B.C

C.D D.E

解析:读图可知,A为河南省,B为江西省,C为福建省,D为浙江省,E为江苏省。

2.(2分)下列戏剧中,在A省区盛行的是(D)

A.越剧 B.粤剧

C.晋剧 D.豫剧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是河南省,简称豫,在该省区盛行的是豫剧。

3.(7分)我国疆域辽阔,边防哨所是我国边疆的重要堡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阿尔泰山南麓的哈亚尔哨所是一个典型的“候鸟”哨所,每年5月份北疆大地冰消雪融、芳草吐绿之时,连队执勤官兵们会先于牧民进驻哨所,直至十月初大雪封山时后于牧民撤出。

材料二伊木河哨所地处大兴安岭深处,这里方圆数百千米杳无人烟,每年有半年因大雪封山与世隔绝,最低气温能达到-57℃,被称为“中国最冷的哨所”。

材料三开山岛哨所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前哨阵地。岛上野草丛生,海风呼啸,条件极其艰苦。

(1)哈亚尔哨所位于我国与蒙古国边境;开山岛哨所位于我国黄海海域。当开山岛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时,哈亚尔哨所还处在深夜,请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东西跨经度广。

(2)哈亚尔哨所的官兵每天巡逻时要越高山、渡河流、穿沼泽,发现当地的天气越热,河流水量越大,请分析原因。

答案:哈亚尔哨所所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河水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天气越热,冰雪融化越多,水量越大。

(3)请分析伊木河哨所成为“中国最冷的哨所”的原因。

答案:伊木河哨所海拔高,纬度高,且距离冬季风的源头近,所以被称为“中国最冷的哨所”。

自然环境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4~6题。

4.(2分)图中“M”代表的省区及其行政中心是(B)

A.甘肃—兰州

B.陕西—西安

C.宁夏—银川

D.山西—太原

5.(2分)下列关于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C)

A.①河段附近流量最大

B.②河段附近有凌汛现象

C.③河段附近含沙量急增

D.④河段附近落差大、水流急

6.(2分)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是(B)

A.在上游地区修筑梯田

B.在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C.在下游地区修建水库

D.在入海口处修筑堤坝

(2023·湛江模拟)我国很多诗歌中蕴藏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7~8题。

7.(2分)“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说明我国地势特征是(A)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中间低,四周高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说明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从而影响河流的流向。

8.(2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B)

A.纬度低,气温低

B.地势高,气温低

C.离海远,气温低

D.降水少,气温低

解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因此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

(2023·常德中考)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麦区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一”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据此,完成9~11题。

9.(2分)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条件。

10.(2分)据材料推测,下列省份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D)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河南省 D.甘肃省

解析: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甘肃省属于西北麦区,收割最晚。

11.(2分)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制度,对比原来只种一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A)

A.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B.降低了劳动强度

C.节约了水资源

D.增加了土壤肥力

解析: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制度,对比原来只种一季水稻,作物熟制增加,产量增加了。但同时会增加水资源消耗和劳动强度,消耗土壤肥力。

自然资源

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我国东部大规模发展高耗电的数据中心难以为继。2022年2月,国家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东数西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