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方法(7)第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化学实验安全实验安全常识①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实验安全的前提;②了解安全措施和实验意外事故处理是实验安全的保证;③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的根本。第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㈠实验室规则: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4、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洗净,整理清洁实验台。5、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第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㈡安全措施和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1.防止火灾:对易燃物①必须妥善保管,放在专柜中,远离电源和火源。易燃品、强氧化剂、活泼金属等强还原剂要妥善保管。②使用易挥发可燃物如乙醇、汽油等应防止蒸汽逸散,添加易燃品一定要远离火源。③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要严格操作规程和仪器选用,如蒸馏时要用冷凝器等。④易燃物质用后若有剩余,绝不能随意丢弃。灭火:如果不慎在实验室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防止火势扩展②扑灭火源③使用灭火器第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使用有毒气体、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进行,并外加尾气吸收装置。酸性有毒气体(Cl2、HCl、H2S、SO2、NO2)等,用强碱液吸收(通常用浓NaOH溶液);CO点燃或袋装;NO先与足量空气混合再通入碱溶液中;H2和其他可燃性气体,如气态烃虽无毒性,但弥漫在空气中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应当点燃除掉;NH3用浓硫酸吸收。3.防止暴沸:加热液体有机物时,由于他们的沸点一般比较低,一旦温度过高,液体局部过热,会形成暴沸现象,反应溶液甚至冲出橡皮塞溅伤实验者,所以,在反应器中要放一些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第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防止爆炸:各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定的爆炸极限,点燃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特别是氢气,在点燃前或加热与氢气反应的物质前,都必须验纯。5.防止倒吸引起爆裂:加热制备气体并将气体通入溶液中的实验,要防止因反应容器内压强锐减而造成液体倒吸入热得反应器内。玻璃的膨胀系数比较小,冷热不均会造成玻璃容器爆裂,甚至溅伤实验人员。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加热尽可能均匀②在反应器后加一个安全瓶③采用防倒吸法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④实验结束前先从溶液中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第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①药品用量尽可能少,用量过大,反应可能会十分激烈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②烧瓶内反应液的体积一般不宜超过瓶容积的一半,以防冲出瓶外。③加热应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易燃试剂在实验时要远离热源。④取用试剂后及时塞好瓶塞。⑤稀释浓硫酸或进行有硫酸参与的实验药品混合时一定要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或其他液体药品中并不断搅拌以散发热量,而不能顺序相反。⑥闻气体的气味时要用手轻轻煽动,让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等。第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①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如为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②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药品:如果酸(或碱)流到桌子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檫干。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液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酸、碱沾到皮肤上和衣服上处理的方法:浓酸、浓碱都是属于强腐蚀药品,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溅到衣服上。如果不慎将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布拭去,然后再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不慎将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第8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8.妥善处理实验后的废液和废渣废液处理:化学实验的废液大多数是有害或有毒的,不能直接排到下水管道中,可先用废液缸收集储存,以后再集中处理。注意:一些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物质的废液不能随意混合。固体废渣:往往有一些重金属盐,对水体和土壤会造成污染,要处理(一般变成难溶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后集中掩埋。有毒物质:用剩后不可随意乱扔。第9页,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