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学科备课
主备人:复备人:使用日期:周次:
课题欣赏《爱之梦》、《爱的罗曼斯》课型新授
1、知识目标:了解2种乐器,感受两首乐曲不同的风格和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两首音乐作品
对相同情感的不同诠释。
学习
2、能力目标:聆听《爱的罗曼斯》和《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
目标
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1.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
重难点
2.聆听和感受以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从中感受爱的存在,领会爱在生活中的不同意义。
学习过程个人修改
教材分析
《爱之梦》是被誉为“钢琴之王”的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的一首钢琴独奏作品。这
首乐曲是他为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诗作所写的三首歌曲的曲谱。其中第三首流传最
广。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呈示部,旋律宽广平稳、反复环绕,给人一种梦
幻的感觉;第二部分是展开部,音乐情绪逐渐活泼热情;第三部分是乐曲的再现部,主
旋律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中出现,充满纯净的梦幻色彩,整首乐曲给人一种甜蜜而
优雅的感觉。
《爱的罗曼斯》是法国电影《被禁止的游戏》的主题音乐。此曲格调高雅、清新脱
俗曲调略带伤感、感人肺腑。几乎所有学习吉他的人都熟知或者弹奏过它,多年来这
首旋律优美淳朴的音乐小品不仅拨动过无数人的情感心弦,也唤起过许多人失去的热情
和浪漫情怀。
课堂教学
一、导入环节
场景导入
教师给出不同风格的3幅图片,聆听《爱之梦》第一段,让学生感受图片和音乐氛
围并选择与《爱之梦》第一段合适的场景,简单阐述原因。
二、教学过程
1、《爱之梦》
1)、音符是音乐家的语言,如同文字是小说家的语言一般。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对
我们的倾诉。再次聆听第一段:a根据标题让学生对作品的主题、风格有初步的预测
b为该作品描绘出主人公的大致形象
2)、全曲欣赏
以故事分享的形式利用故事的情节及发展,带动学生进行聆听,进而让学生感受、
分析3段音乐进行中情绪的变化,并带领学生从力度、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
总结。
进一步分析出乐曲的曲式结构:单三部曲式: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3)、小作业:
分享故事,将你听到的《爱之梦》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4)、作曲家:
轻松愉快的视频形式进行,让学生简单了解音乐家及成就。
5)、乐器介绍:钢琴
a微课的形式做钢琴内部结构和发声原理的简介
b“乐器之王”——钢琴的演奏特点、场合、音乐气质的小结。
2、《爱的罗曼斯》
1)全曲欣赏,感受作品基本风格、主题
2)用母音“la”哼唱主题旋律
3)乐器介绍:吉他。实物及图片展示
a吉他结构和发声原理的简介
b吉他的演奏特点、场合、音乐气质的小结
4)再次欣赏全曲
感受《爱的罗曼斯》的音乐风格
3、课堂小结
对主题的升华:音乐是情感的语言,即使有乐器的不同但是情感是相通的,如同本
课的主题“爱”一样:父母的爱、恋人的爱、同学的爱……但爱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我们
渴望爱的情感是一样的。
4、拓展环节
1)看一看:链接推荐
2)拓展欣赏:匈牙利狂想曲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我校六年级学生音乐知识基础较差,音准不佳,在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方面
绝大多数学生是欠缺的。而此时,大部分学生开始进入青春叛逆期,使得他们不
愿开口唱歌。许多学生有了较强的个体观和自己的审美趋向,喜欢流行音乐,对
教材音乐不感兴趣。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生活范围和情感认知领域的进一步
发展,教学中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应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