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世界史部分).pdf
文件大小:207.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5.91千字
文档摘要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世界史部分)

世界史

一上古史(公元5世纪之前)

【总】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

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

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

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

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汉朝与罗马帝国建立了经济和文化联系。

1.古文明:

(1)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君权神授,保护私有财产;楔形文字;

(2)古埃及: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纸莎草。

(3)古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教、佛教;从0到9的数字。

(4)古希腊: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①政:城邦制度,小国寡民。雅典民主政治,②经: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

③文:人文主义兴起,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的基础。

2.世界帝国:(1)前6世纪波斯帝国;(2)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化时代(BC334-BC30)。

(3)罗马帝国:条条大路通罗马,贸易繁荣。

①政:共和国→帝国(BC27屋大维)→395年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帝国的扩张)

②经:农业经济主导,商品经济比较繁荣;

③思:基督教1世纪诞生。

二、中古世界(500-1500)

【总】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

产生,推动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

斗争中逐渐崛起。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印度建立德

里苏丹国;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在西非,加纳、马里

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

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1.西欧中世纪早期

(1)政:①封君封臣制度,王权衰落,封建割据;②王权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2)经:庄园与农奴制度,自给自足。

(3)文:基督教控制精神世界;

2.西欧中世纪后期(10C-15C)

(1)经:①商品经济发展②城市兴起,城市自治运动发展③市民阶层壮大④14C出现资本主义

萌芽。

(2)政:①王权强化,推动封建国家形成;②国王与城市或市民联合加强王权。

(3)文:大学兴起,文艺复兴。

3.拜占庭

(1)政治:①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进入全盛;②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体系

完成;③东罗马受到阿拉伯、奥斯曼的冲击,1453灭亡。

(2)经济:工商业贸易繁荣,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

(3)文:①东正教信仰;②影响俄罗斯文化形成。

4.西亚:阿拉伯与奥斯曼

(1)政:①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②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经:工商业贸易繁荣,东西方商路中转站。

(3)文:①百年翻译运动保留大量文化典籍;②阿拉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

5.南亚:印度教逐渐成为主要宗教,伊斯兰教扩张到印度(德里苏丹国)。

6.东亚:①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②日本从中央集权到幕府统治,德川幕府实施锁国政策。

7.非洲: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非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西非的马里和桑海一度强大。

8.美洲: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创造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

世界史近现代史

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文化科学理性化

一1500——1765工场手工业时期(15C-18C中),资本主义兴起。

【总】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

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西欧国家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在人类历史逐步从分

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重要的一步,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环节。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

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思想。近代科学兴起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经: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②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