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
专题03:非连续文本之评价建议
【课标要求】
提出意见建议是根据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提出相关建议,供有关单位和个人参考。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观点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查重点】
发表评价看法,就是对问题或观点进行评价,发表看法。
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发表评价看法时可用事实或道理分析法——引用文中出现的事实或道理,然后进行分析,并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看法;或用围绕观点论述法——在亮出自己观点的基础上阐明理由,才能让人信服。
总之,发表评价看法,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恰如其分。
【主要题型】
1.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一条或几条建议。
2.给某人制定合理的规划。
3.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命题趋势】
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备考策略】
1.感悟题
(1)读懂原始材料,从中获取正能量的观点、方法与经验等。
(2)所谈感悟、启示切忌空乏肤浅,要善于结合材料,结合社会生活,结合自身体验,从不同角度去挖掘。
(3)表达时,应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
2.建议题
(1)提出建议前,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能够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2)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才能使建议具有指向性。
(3)提出的建议应具有可行性,能够让被建议对象便于操作。
考点1:建言献策
★[解读技巧]
1.分析问题,突出针对性。提出建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只有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明确对象,突出合理性。不同对象,不同问题,应提出不同的建议,突出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原则。
★【答题方法】
①整体感知,观点明确。明确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所涉及的某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出子节点看法和评价,看其要求从哪个方面发表建议;
②围绕观点,大胆表述。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紧扣文章观点,可操作性强;
③联系生活,有感而发。找到个人生活与文章的对接点,把自己感受、体会最深的一点提炼出来,做到观点有理有据,内容准确全面;
④表述有序,语言通顺。分条陈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答题要点】
(1)提出建议前,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能够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2)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才能使建议具有指向性。
(3)提出的建议应具有可行性,能够让被建议对象便于操作。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
②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广袤的乡土,既有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自202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低级别文物是相比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高级别文物而言,主要包括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②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低级别文物并不那么吸引人。它们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村落中,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但它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
③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对这些风雨飘摇的低级别文物的保护,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选自2024年5月13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①走进郴州市桂阳县和谐村,古朴悠然的老屋一字排开,夕阳映得瓦片一片金黄,不时从中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在田间回响。村中曾经的废弃老屋如今蝶变为种类丰富的“非遗研学基地”,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②“老屋不仅蕴含着建筑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郴州市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郴州启动“唤醒老屋”试点计划,在保护老屋的同时唤醒沉睡的文旅资源。
③在郴州、湘西等地,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的老屋经过抢修保护和合理利用,旧貌换新颜,转变为民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等,为村庄带来更多人气,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选自2024年5月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①放眼如今的苏州,从城市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