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点梳理 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文件大小:6.3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77千字
文档摘要

国学经典之四大名著;;“都道是金玉良缘”指谁和谁?

“俺只念木石前盟”指的谁和谁?

宝玉的玉上刻是那两句话?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宝钗金锁上刻的哪两句话?

不离不弃,芳龄永记。;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

你也说红楼

我也说红楼

家族兴衰掩风流

有人说荣华

有人说悲愁

喜怒哀乐几春秋

真情怜黛玉

玉带林中挂

木石前盟有缘由

;;◎王蒙评析《红楼梦》书名:红者,女性也,闺阁也;楼者,大家也,豪宅也,王族也;梦者,浪漫也,沧桑也,爱情幻灭也,依依不舍而又人去楼空也。;说说“红楼”和《红楼梦》;1.比如红学家。

2.八七版《红楼梦》那一帮演员。

3.曾经的深圳宝安区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女生。

4.202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晶莹雪,寂寞林》。

5.当然还有你、我、他。

6.不能动不动就拿世俗的有用和没有来衡量读书。庄子说:“知无用而始可与言有用矣。;;;请看如下几句方言:;3、发嫁。我小时候经常听到哪个女孩出嫁了,人们说谁谁“发嫁了”,这个“发”读fā。不知现在家乡的人还这样说不。估计年纪大的还会这样说,年轻人怕不这样说了,他们读书了,受了普通话的影响,会说“出嫁”或“结婚”的。这“发嫁”一词,在我们老家肯定会消失的。

《红楼梦》居然也有这个词。如第66回,贾琏听了道:“原来如此,到叫我们悬了几日心。”因又听到寻亲,又忙说道:“我正有一门好亲事堪配二弟(指柳湘莲)。”说着边将自己娶尤氏,如今又要发嫁小姨一节说了出来,只不说尤三姐自择一语。“发嫁”一词在外地恐怕没有这种表达。;4、洑上水。在我们这里是讨好巴结的意思,在我们家乡“洑”读fù。这恐怕是我们这里特有的吧。

第75回:“傻大舅是输家,没心绪,吃了两碗,便有些醉意,嗔着两个娈童只赶着赢家不理输家了,因骂道:‘你们这起兔子,就是这样专洑上水。天天在一处,谁的恩你们不沾,只不过我这一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三六九等了。难道从此以后再没有求着我们的事了’。”

;5??捞稍。犹言“捞本”。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赌博的这样说。现在,估计除了年纪大的还这样说,年轻人可能不这样说了吧。

如《红楼梦》第73回:(迎春的乳母子媳王住儿媳妇)赔笑先向绣橘道:“姑娘你别去生事。姑娘的金丝凤,原是我们老奶奶老糊涂了,输了几个钱,没的捞稍(有的本子是“梢”),所以暂藉了去。”在我们老家,假如两个人吵嘴、打架,有人帮了我,我就说:“好,帮我捞捞稍。”

如果不看《红楼梦》,我们真不知“捞稍(梢)”怎么写呢。;第二个有趣的现象是:;林黛玉和谢梦芙(佩蓉);1.都是早年丧母,依附舅家,寄人篱下。

2.都是江南的钟灵毓秀、才貌双全。

3.都是单根独苗。

4.都是和表兄相爱,都红颜薄命,抑郁

而终,有情人难成眷属。

5.都是多愁易感,性格孤傲。

6.都善鼓琴。

7.都高雅脱俗,吞梅嚼雪,绝少烟火气。

8.都体弱,且有咳嗽的病根。

9.住处都有竹。

10.容若之于佩蓉、婉君,一如宝玉之

于黛玉、宝钗。

;当然也有不同之处,否则,她不就成了林黛玉了吗?;第三个有趣的现象:;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里的解释:;林黛玉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可是你见过这种仙草吗?你吃过它结的果实吗?请看图片:;《红楼梦》的主题;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运用叔本华的哲学来解释,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欲望的悲剧,或者说是人生的悲剧。

《红楼梦》的主题反映的是阶级斗争,代表人物是毛泽东。

有的认为作品的主题是反封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的主题表现的是爱情悲剧、钗黛争婚、掉包计。;过去认为它是爱情小说

鲁迅先生说它是人情小说

周如昌说它是文化小说

你怎么看呢?;《红楼梦》后40回的是是非非。;后40回好不好,要用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