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铁道兵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探析.docx
文件大小:19.82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4.49千字
文档摘要

铁道兵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探析

[摘要]铁道兵精神根源于红色血脉,具有重要的思政教育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把铁道兵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有助于传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奋进精神与创新精神。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将铁道兵精神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铁道兵精神相关的教学活动,以铁道兵精神引领学生,提升思政课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铁道兵精神;教学资源;中学思政课教学

从1948年到1983年,在这35年间里,铁道兵创造了不朽的功勋,形成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而“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也成了铁道兵精神的高度凝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把铁道兵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一、铁道兵精神的基本内涵

铁道兵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因此,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铁道兵精神,并挖掘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奋进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无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铁道兵都始终保持着优良作风,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做到了“战斗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严格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例如,在辽沈战役中,攻打锦州时,铁道兵面对敌人炮火轰炸的重重困难,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舍生忘死,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铁道兵按照作战部署,闻令而动,听令而行。面对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对铁路的狂轰滥炸,铁道兵展现了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的精神,最终修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铁道兵这种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表现在战争时期,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例如,在祖国铁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成昆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许多铁道兵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为了我们国家的发展,不惧生死。在面临“兵改工”时,广大铁道兵也有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坚决听从党的安排、执行党的决定。铁道兵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的种种伟绩都体现了他们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

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就歌颂了广大铁道兵不畏艰难、志在建设四方的事迹。从1948年到1983年,铁道兵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抢修铁路,在崇山峻岭中凿山,在大江大河上搭桥,他们把种种艰难险阻化作前进的动力。例如,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们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两根异型钢轨无法连接,大桥无法顺利通车,而此时十八列满载军用物资的列车,急着过江支援前线。此时,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一师第二团第五连的班长史阜民提议用螺丝板子连接钢轨。但这种方法需要用双手牢牢抓住螺丝板子,会给执行任务的人带来危险。来不及思考,史阜民冒着生命危险用螺丝板子代替螺丝钉,整整坚持了一个半小时,直至全部列车通过。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道兵更是苦中作乐、以苦为荣。例如,在修建成昆铁路时,面对号称“铁路禁区”“地质博物馆”的川滇大山,铁道兵手抬肩扛地开始了建设之路。面对滑坡、塌方等危险,铁道兵以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了自然,更战胜了自己。铁道兵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修建成昆铁路时,他们还在高寒高海拔的地区修建了一条“天路”——青藏铁路。

(三)开拓进取、勇创一流的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尤其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铁道兵面临许多问题,对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经验,这就需要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敢于打破常规,发挥创造力,取得创新成果。例如,在东北修建呼玛河大桥时面对高寒问题,铁道兵想出的“冻结法”就体现了他们开拓进取、勇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冻结法”被迅速推广到其他冻土施工工地,也为青藏铁路的修建奠定了技术基础。还有在修建襄渝铁路时他们想到的“锚山法”,这种方法能确保铁路沿线山体的牢固,体现了铁道兵敢想敢做、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铁道兵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历史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铁道兵精神、讲好铁道兵的故事尤为重要。教师可通过铁道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从1948年到1983年,无数的铁道兵敢于冲在一线,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些感人肺腑的事迹带有深刻的爱国主义烙印,不仅衍生出奉献、奋进和团结的育人理念,还凝练出“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将铁道兵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