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新课导入;1.背诵并默写课文,理解课文及其寓意。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
本文是周敦颐于熙宁元年(1068)擢为南康(现在江西星子县)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说”的文体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甚蕃()淤泥()濯()清涟()蔓()亵玩()噫()颐()鲜有闻()
隐逸();文章朗读;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
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笔直
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
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
啊。;;【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莲花的品格的?;④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写莲花???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法。;文本探究;莲的特征;2.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课文小结;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