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农业装备物联网技术第一章物联网概述70课件.pptx
文件大小:28.09 M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农业装备物联网技术》机电工程学院第一章物联网概述务本崇实修德精业1.4.5智能电网

2第1章物联网概述1.4.5智能电网

1.4.5智能电网3智能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1.4.5智能电网4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性:能够自动检测、分析故障,实现故障隔离和电网自我恢复。坚强性: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互动性:用户将和电网进行自适应交互,是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优质性:电能质量将得到有效保证。

1.4.5智能电网5经济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电能损耗,降低投资和运维成本。兼容性:可以容纳集中式发电、分布式发电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电源,容许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接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协调性:实现电力系统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促进电力市场化。

1.4.5智能电网6实现智能电网需要物联网技术,即电力物联网。作为智能电网的有效支撑平台,电力物联网是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有效管理,是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型的有效技术支撑手段。

1.4.5智能电网7智能电网涵盖的技术领域包括智能发电与储能、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和智能用电等,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电力通信技术、电网参数自动测量技术、电力设备技术、控制技术等。

1.4.5智能电网8智能电网是电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补,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有效提高能源输送和使用效率,增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和信息通信等行业的技术升级,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改革电力服务的传统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欢迎你!讲课人:杨柳湘子感谢聆听务本崇实修德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