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关系专业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共30分)
1.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某沿海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地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1)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分析该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6分)
答案:(1)①工业污染:该城市工业发展迅速,但环保意识不足,导致工业污染严重。
②生活污染:居民环保意识薄弱,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不当。
③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城市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加剧。
(2)针对该城市环境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请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分析其可行性和实施难点。(6分)
答案:(2)①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②加大环保投入:增加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保治理能力。
③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打击。
④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
⑤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减少环境污染。
(3)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参与该城市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6分)
答案:(3)①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②协助政府开展环保执法工作,维护环保法律法规的权威。
③组织志愿者参与环保行动,共同改善环境状况。
④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环保政策,为环保事业提供专业建议。
⑤关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
2.案例背景:某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当地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1)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分析自然灾害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6分)
答案:(1)①物质损失:房屋、农作物等财产损失。
②生活困难: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如食物、水源、住所等。
③心理创伤: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④社会关系破坏:家庭、社区关系紧张,社会秩序混乱。
(2)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参与自然灾害救援过程中,应如何开展救助工作?(6分)
答案:(2)①开展物资救援:为受灾居民提供食物、水源、住所等基本生活物资。
②心理疏导:帮助受灾居民缓解心理创伤,重建信心。
③协助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协助政府部门进行房屋重建、基础设施修复等工作。
④组织志愿者参与救援: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救援行动。
⑤关注弱势群体: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
(3)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6分)
答案:(3)①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灾后重建规划,确保重建工作有序进行。
②开展社区动员,组织居民参与重建工作。
③关注弱势群体,确保他们得到妥善安置。
④协助政府部门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帮助受灾居民恢复正常生活。
⑤开展社区重建活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二、论述题(共30分)
1.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论述社会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12分)
答案:(1)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工作通过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②增进社会信任:社会工作通过调解矛盾、化解纠纷,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促进社会和谐。
③提高社会凝聚力:社会工作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④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工作通过倡导社会创新、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2.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论述社会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12分)
答案:(1)①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应急救援:社会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中,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②心理疏导:帮助受灾群众缓解心理创伤,重建信心。
③组织志愿者参与救援: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救援行动。
④协助政府部门开展灾后重建:协助政府部门进行房屋重建、基础设施修复等工作。
⑤关注弱势群体: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
三、简答题(共40分)
1.简述社会工作的定义及其特征。(6分)
答案:(1)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帮助他人、改善社会福祉为目的的职业活动。
(2)特征: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尊重人的尊严;②专业性强: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③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④社会性: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2.简述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6分)
答案:(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2)老年人社会工作;(3)残疾人社会工作;(4)家庭社会工作;(5)社区社会工作;(6)心理健康社会工作;(7)企业社会工作。
3.简述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6分)
答案:(1)个案工作;(2)小组工作;(3)社区工作;(4)社会工作行政;(5)社会工作研究。
4.简述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6分)
答案:(1)专业素养: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2)人文素养:具备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3)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