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海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5年青海海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
1.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下列属于第三个层次的是()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2.班主任提议所有学生轮流担任班长这一角色,负责维持班级秩序、协调师生需求、安排班级值日等日常管理。经过一学期的轮流值班,同学们对班级的理解与关心明显趋多。班主任运用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3.只考虑事物属性的相似性,忽略与其他属性之间的差异性。这指的是思维过程中的()阶段。
A.抽象化
B.辨别
C.类化
D.同化
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牢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5.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
A.同步发展
B.优先发展
C.快速发展
D.共同发展
二、判断题
1.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3.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4.桑代克的联结说特别强调在“做中学”。()
5.教学设计的一般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居于第三个层次。
2.B【解析】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其特征有:(1)坚持性善论;(2)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3)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4)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题干中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采用了民主管理的方式,运用的德育模式是体谅模式,故选D项。
3.C【解析】概念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抽象化、类化、辨别。在进行类化时,必须归纳客观事物某些属性或特征的相似性或共同性,而忽略事物之间非本质特征或属性的差异性。
4.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问题解决的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阶段。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数学老师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表征。
5.B【解析】根据我国《教育法》第四条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二、判断题
1.×【解析】把学生作为责权主体来对待,是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
2.√【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3.√【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4.√【解析】桑代克的联结—试误理论特别强调在“做中学”,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等。
5.√【解析】一般来说,教案的内容主要由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四部分组成。故选B项。
2025年青海海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
1.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它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A.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
C.德育目标
D.德育形式
2.《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A.教育者
B.引领者
C.代言者
D.示范者
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于()
A.晕轮效应
B.投射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首因效应
4.布鲁纳认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运用于表面特征不同而结构特征相似的多种情境。这一观点所强调的迁移类型是()
A.一般迁移
B.特殊迁移
C.水平迁移
D.逆向迁移
5.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法的效力层次最低的是()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单行法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二、多选题
1.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在于()
A.课程标准着眼于“课程”
B.课程标准“以学为本”
C.课程标准强调“刚性约束”
D.教学大纲强调“弹性空间”
E.教学大纲“以教为本”
2.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方面。
A.教育的价值取向
B.教育内容的选择
C.学校课程的发展
D.教育方法的使用
E.教育目的的确立
3.卡特尔按照心智能力功能上的差异,将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