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驻马店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招聘教师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67.07 K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3.04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驻马店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招聘教师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许某在楼顶擅自安装尖形两面坡设计的彩钢瓦,由于瓦上积雪过重,彩钢瓦坠落后将停在楼下傅某的车砸坏。关于傅某车辆损失的责任承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积雪坠落的是自然灾害,应由傅某自负损失

B.小区物业未尽到管理职责,应承担全部责任

C.楼顶彩钢瓦系该楼全体业主共同共有,应由该楼全体业主承担赔偿责任

D.楼顶彩钢瓦设计上的缺陷增加了积雪坠落的风险,应由许某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各项责任主体进行分析判断。首先,许某在楼顶私自安装尖形两面坡设计的彩钢瓦,因瓦上积雪过重,坠落后砸坏傅某的车。这种情况并非单纯的自然灾害。虽然积雪本身是自然现象,但许某私自安装有设计缺陷的彩钢瓦,且该设计缺陷增加了积雪坠落的风险,这才是导致傅某车辆受损的直接原因,因此不能认定应由傅某自负损失。其次,小区物业的管理职责一般是针对公共区域的常规维护和管理等事项。在本题中,彩钢瓦是许某私自安装的,并非物业安装或管理不善直接导致的坠落砸车事件,所以不能要求小区物业承担全部责任。再者,楼顶虽然通常属于全体业主共同共有,但此次事件是由于许某私自安装彩钢瓦这一行为引发的,并非是因为全体业主对楼顶的正常使用或管理导致的车辆损失,所以不应由该楼全体业主承担赔偿责任。最后,许某私自安装存在设计缺陷的彩钢瓦,该缺陷增加了积雪坠落的风险,最终导致车辆被砸坏。许某的行为与傅某车辆损失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由许某承担赔偿责任。综上所述,傅某车辆损失应由许某承担赔偿责任。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答案】:B

【解析】本题可依据劳动二重性的相关概念来对各选项进行分析。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指的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并非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的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并非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必要劳动是指劳动者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属的生活所必须付出的那一部分劳动,剩余劳动是指劳动者超出必要劳动的范围所进行的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概念不同。综上,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法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答案】:D

【解析】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目前我国并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不是在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所以正确答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4、某商场搞促销活动,消费100元送20元代金券,再买东西可顶20元,某顾客先花100元买了一件衬衫,再用代金券及现金买了同样的衬衫,则顾客得到的优惠率为:

A.9.5折

B.9折

C.8.5折

D.8折

【答案】:B

【解析】顾客先花100元得20元代金券,再买衬衫时用代金券只需补80元,共花180元买两件原价200元衬衫,优惠率为180÷200=0.9,即9折。

5、甲捏造乙醉酒驾驶的犯罪事实,并向公安部门进行举报。甲构成()。

A.侮辱罪

B.诽谤罪

C.诬告陷害罪

D.报复陷害罪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罪名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来分析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首先来看题干,甲虚构乙醉酒驾驶的犯罪事实,并向公安部门举报。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行为一般表现为用暴力或言语等方式公然羞辱他人,并不涉及向有关机关告发虚假的犯罪事实,甲的行为并非是公然贬损乙的人格、破坏乙的名誉,而是向公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