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知识精讲班第57讲讲义
第一节安全原则概述
第七章安全生产原则体系
大纲规定:
第一节安全生产原则概述
一、理解安全原则的定义和作用
二、熟悉安全原则的范围
三、理解安全原则化组织
四、掌握安全原则的种类
第二节安全生产原则体系
一、理解安全生产原则体系
二、理解安全生产原则制修订程序
大纲变化状况:新增。
要点:安全原则的范围、安全原则的种类。
内容讲解:
第一节安全原则概述
原则虽然没有纳入我国法的范围,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定的安全原则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原则化法》的规定,原则有国标、行业原则、地方原则和企业原则。国标、行业原则又分为强制性原则和推荐性原则。安全原则重要指国标和行业原则,大部分是强制性原则。我国安全原则波及面广,从大的方面看,包括矿山安全(含煤矿和非煤矿山)、粉尘防爆、电气及防爆、带电作业、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烟花爆竹、涂装作业安全、交通运送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职业安全、个体防护装备(原劳动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安全等各个方面。数年来,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各原则化技术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一大批波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国标和行业原则。据初步记录,我国既有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国标波及设计、管理、措施、技术、检测检查、职业健康和个体防护用品等多种方面,有近1500项。除国标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还制定了大量有关安全生产的行业原则,有近3000项。这些安全原则的制定和颁布为安全生产的好转提供了重要作用。
一、安全原则的定义和作用
(一)安全原则的定义
原则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和创立起来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技术。原则和原则化从一开始就来源于人们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且一直服务于这种实践,并不停发展和完善。根据《原则化法》条文解释,“原则的含义是:对反复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同意,以特定形式公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根据。简单地说,原则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目前,这种规定最终体现为一种文献)。如古代,我国陕西省咸阳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四川省成都市发现的三星堆,从出土的青铜面具、人像、玉环等文物来看,选材、加工、制造等各个环节,不仅反复地、大量地出现,并且已具有技术上相称的一致性,这种统一的一致性规定其实就是原则。反复投入、反复生产、反复加工、反复出现的产品和事物才需要原则。事物具有反复出现的特征,才有制定原则的必要。原则对象就是反复性概念和反复性事物。原则的本质反应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单一的产品或者单一的需求不需要原则,对同一需求的反复和无限延伸才需要原则。
根据上述解释,安全原则的含义是:在生产工作场所或者领域,为改善劳动条件和设施,规范生产作业行为,保护劳动者免受多种伤害,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作业的准则和根据。。
原则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行原则,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简单地说,原则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即原则化是一.项活动,一种过程。原则化的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二)安全原则的作用
1.安全原则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从广义讲,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由宪法、国家法律、国务院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原则、规章、规程和规范性文献等所构成的。在这个体系中,原则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具有技术性法律规定的作用。原则是法律的延伸。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技术性规定,一般体现为国标和行业原则。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我国的强制性原则与国外的技术法规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现行法律法规也就此做出了明确规定。《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有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标或者行业原则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把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原则和规定的规定,作为企业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原则所具有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效力,决定了安全原则一旦制定和公布,就必须得到尊重,必须认真贯彻实行。任何忽视安全原则、违反安全生产原则的现象,都是对安全生产法律的破坏和违反,都必须立即纠正,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追究。‘
2.安全原则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
安全生产原则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应。优秀企业要出名牌,出人才,出效益,就必须严格执行国标、行业原则,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就要执行国际原则。有条件、有实力的优秀企业自订的企业原则,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