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储能安规考试(十二)(带答案A3普通页面下载打印就用).doc
文件大小:28.7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8.16千字
文档摘要

储能安规考试(十二)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20题,总共20分)

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使用过程中严禁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A.接地

B.连接

C.密封

D.接线

2、新投开关柜应装设具有自检功能的带电显示装置,并与接地开关及柜门实现()。

A.电子闭锁

B.机械闭锁

C.电气闭锁

D.强制闭锁

3、根据储能规程规定,()由电化学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组成的,能独立进行电能存储、释放的最小储能系统。

A.电化学储能电站

B.电化学储能系统

C.电化学储能单元

D.逆变器

4、配电装置有倒送电源时,间隔网门应装有带电显示装置的()。

A.电子闭锁

B.机械闭锁

C.电气闭锁

D.强制闭锁

5、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和(),并(),装设过程中,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感应电触电()。

A.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B.摇表、携带电笔

C.戴绝缘手套、携带电笔

D.摇表、携带标示牌

6、()kV及以下设备的临时遮栏,如因工作特殊需要,可用绝缘挡板临时隔离,但此种挡板必须具有高度的绝缘性能,并符合“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的要求。

A.35

B.60

C.110

D.500

7、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上不相连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线以隔离开关(刀闸)或断路器(开关)隔开分成几段,则各段应()验电接地短路,降压变电站全部停电时,应将各个可能来电侧的部分接地短路。

A.同时

B.分别

C.多次

D.无需

8、在工作地点悬挂()的标志牌。

A.两侧设备

B.带电间隔

C.工作地点

D.门口

9、升级应结合该间隔断路器()或做好遥控出口隔离措施,升级后应验证闭锁逻辑的正确恢复,并做好详细记录及备份。

A.运行

B.停运

C.充电

D.合环

10、当母线超过()m时,应适当增加接地线的组数。

A.8

B.9

C.12

D.10

11、除使用特殊仪器外,所有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均应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侧进行。

A.高压

B.交流

C.直流

D.低压

12、操作人员应明确()和顺序,分析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A.操作任务

B.操作方法

C.操作目的

D.操作步骤

13、设备检修过程中进行过调试传动操作的,检修结束后应将检修设备恢复至检修许可时状态移交给()。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运维人员

D.操作人员

14、高压开关柜柜内隔离金属活门应可靠接地,活门机构应选用可独立锁止的结构,防止()时人员失误打开活门。

A.消缺

B.运行

C.检修

D.巡视

15、机械闭锁:是利用电气设备的机械联动部件对相应电气设备操作构成的闭锁,其一般由电气设备()完成。

A.自身机械结构

B.外加部件

C.机械锁具

D.电动锁具

16、在测量高压电缆各相电流时,电缆头线间距离应在()mm以上,且绝缘良好、测量方便,当有一相接地时,严禁测量。

A.100

B.200

C.300

D.500

17、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A.应有两人在一起工作

B.至少应有两人在一起工作

C.至少应有三人在一起工作

D.多人工作

18、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确实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仪表及遥测、遥信等信号来判断,判断时应有()及以上指示,且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A.至少一个

B.两个

C.三个

D.两个以上

19、330k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可采用()方法进行验电。

A.验电棒

B.电笔

C.直接验电

D.间接验电

20、如果试验过程中需要检修配合,在安全措施不变时应将检修人员及其工作内容补充填写在工作票中,若需扩大安全措施范围,()。

A.必须获得工作负责人许可

B.必须将扩大范围写入工作票中

C.必须获得工作票签发人许可

D.必须重新办理工作票

二、多选题(每题2分,10题,总共20分)

1、根据储能规程规定,电化学储能单元由()组成的,能独立进行电能存储、释放的最小储能系统。

A.电化学电池

B.电池管理系统

C.储能变流器

D.整流装置

2、根据储能规程规定,以下属于储能电站储能设备维护的工作是()。

A.电池、电池管理系统

B.储能变流器的清扫紧固、润滑

C.紧固、润滑

D.全站消防系统检查

3、根据储能规程规定,储能电站投运前应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