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09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0题,每题1.0分,共80分。)
1、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
B、执行上,国家环境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
C、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D、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属于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行业性排放标准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A、所有建设项目
B、已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
C、污染型项目
D、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工程所在区域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未制定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根据建设项目()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A、可能影响程度
B、可能影响范围
C、排污特征
D、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按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各环境要素和专题的评价范围;未制定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根据建设项目可能影响范围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评价范围外有环境敏感区的,应适当外延。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工程分析应用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准确、可信,类比分析数据、资料应分析其()。
A、可靠性和时效性
B、相同性或者时效性
C、时效性或者相似性
D、相同性或者相似性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类比分析数据、资料应分析其相同性或者相似性。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及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评价采用()进行。
A、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
B、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C、单因子标准指数法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
D、等标污染指数法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及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说明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保护措施须落实到具体时段和具体位置上,并特别注意()的环境保护措施。
A、建设期
B、施工期
C、运行期
D、服务期满后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生态保护措施须落实到具体时段和具体位置上,并特别注意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是根据()计算确定。
A、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
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C、等标排放量的公式
D、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3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污染物数大于1,取Pmax值中最大者和其对应的D10%,即Pmax=15%,D10%=1.2km,因三级评价的判据为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1.3km),据此得出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
A、项目的所有污染源
B、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
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A、几何当量
B、阻力学当量
C、自由沉降当量
D、空气动力学当量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TSP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指静止空气中颗粒物的沉降速度与密度为1g/cm2的圆球的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