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8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0题,每题1.0分,共90分。)
1、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是()。
A、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基础标准
C、环境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
D、以上所有标准共同构成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景观生态学方法中的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是判定空间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
A、连通程度
B、模地
C、拼块
D、廊道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
A、应为一级
B、应为二级
C、一般不低于二
D、一般不高于二级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定义,表述有误的是()。
A、臭气浓度是指恶臭气体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的稀释倍数
B、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对物料、工件进行热处理工序的热工设备
C、自然通风锅炉是指利用烟囱内、外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差,将空气吸入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锅炉
D、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理论空气需要量与实际空气消耗量的比值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是()。
A、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B、执行上,国家环境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执行
C、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等同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D、视情况而定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三级,一般选取()方面的主要生态影响进行判别。
A、1~2个
B、1~3个
C、2~3个
D、2~4个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7、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基础防渗层的高密度聚乙烯的渗透系数至多是()cm/s。
A、10-6
B、10-7
C、10-8
D、10-10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8、在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中,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A、过往的
B、近几年
C、未获批准的
D、已批准的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中,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是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实施的。
A、1994年4月1日
B、1995年4月1日
C、1996年4月1日
D、1997年4月1日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是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年发布并于1994年4月1日实施的。
10、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
A、≤10μm
B、≤5μm
C、≤1μm
D、≤100μm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1、景观是()的系统。
A、相对同质
B、相对异质
C、不确定
D、其他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2、一般情况下,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应在()进行,必要时,其他时期可进行补充调查。
A、丰水期
B、枯水期
C、丰水期与枯水期
D、平水期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3、已知平原上某建设项目废气中NO2的排放量为0.5t/h,当地执行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则该项目大气的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中NO2的标准排放浓度为0.24mg/m3,计算结果P=2.08×109,2.5×109≥P≥2.5×108,且位于平原地区,为三级评价。
14、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不应小于()km。
A、6~10
B、8~12
C、10~14
D、12~16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10~14km,4~6km。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对于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
15、在项目的大气影响评价中的一级评价项目每期监测时间,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的()天有效数据。
A、5
B、6
C、7
D、8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6、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以下哪种炉窑可以在一类功能区建设?()
A、燃气金属锻造炉
B、燃油陶瓷炉
C、电力化铁炉
D、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一类区内,除市政、